工作風險 有“高危”檢驗員也要吃藥
在實驗室做檢測工作也是個“高風險”的活
作為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史曉燕在檢測中一直緊繃神經,唯恐某個樣品的檢測出現誤差,出現錯誤的結果,“艾滋病檢測結果如果錯了,后果簡直不可想象,至少對檢測者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史曉燕說。 家人曾經要求“換崗”
“艾滋病檢測絕對是個高風險的活,家里人都想讓我換崗位,我只好一遍遍說服家人自己做好了防范措施。”昨天下午,史曉燕將手上的樣品存入保溫箱,并將實驗室的各種工具清理干凈,才開始接受記者的采訪,她說實驗室檢測的對象都是艾滋病人或有高風險行為人員的血液樣品,一旦出現劃破手指或血液濺在身上,都有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險,“我們做高風險試驗時要戴兩層手套,這樣會導致手指不靈活,用力拿不準,出危險的幾率會提高,但有了高危接觸后,感染幾率其實還是很小的,但卻決不能忽視。”史曉燕說,萬一經過疾控中心的風險判定是“高危”,她就不得不連續服用28天的抗病毒藥物,以避免感染艾滋病毒。
懷疑結果有誤差可再測
艾滋病確證實驗室檢驗員史曉燕告訴記者,艾滋病毒的檢測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試劑添加要在生物安全柜中做,因為風是往里吹的,因此安全柜中的樣品不會濺到身上。“很多咨詢檢測的市民不放心結果,認為檢測有誤差,甚至以為取樣品是被感染了,其實做檢測最多兩次就可以了,可以避免感染者窗口期的檢測誤差。”史曉燕表示,如果檢測者剛感染艾滋病毒或產生的抗體太少無法引起試劑反應,則可能查不出攜帶者樣品顯陽性,因為感染艾滋病毒后三個月,抗體才會足量出現,如果實在不放心,可在三個月之后再檢測。“一般來說,檢測結果會在10天內得出,如果需要做第二次取樣做試驗,時間可能會長一些,因為取樣不一定很及時。”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有高風險行為的人員,應該及早做艾滋病檢測。
相關新聞 艾滋病日青島有義診
據了解,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當天,市疾控中心將在臺東步行街舉行艾滋病宣傳活動。此外,作為我市的艾滋病定點治療單位,市傳染病醫院將于11月30日至12月6日在醫院皮膚病性病門診開展艾滋宣傳義診活動,屆時將免收掛號費、免費開展性病艾滋病咨詢、免費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HIV抗體)及免費篩查梅毒(RPR)、為來診者發放性病艾滋病防治宣傳材料。咨詢電話:81636691。
相關鏈接 普通接觸不會傳播艾滋
李滄區疾控中心主任呂思祿介紹,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體液中,所以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絕大多數感染者要經過五到十年時間才發展成病人,一般在發病后的2-3年內死亡。與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 (如握手、擁抱、共同進餐、共用工具、辦公用具等)不會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臥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設施傳播,也不會經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等途徑傳播。
“正確使用安全套不僅能避孕,還可以有效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而且還要盡量避免高危性行為。”專家提醒,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所以要拒絕毒品。(記者 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