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早晚車流量密集
昨天,嶗山交警大隊針對網友的質疑作出解釋,稱網友反映的信號燈配時問題確實存在。海爾路與銀川東路每天早、晚車流量密集,因此此路口信號配時按照流量不同設置了早、晚高峰與平峰三個放行方案,不同方案在不同的時間段運行,順序為早高峰-平峰-晚高峰-平峰。在信號燈配時方案轉換后的5個周期內,因不同的方案放行時間不同,所以倒計時芯片要重新計算新的放行時間,這就造成倒計時燈顯示的數字與實際時間不一致。針對這個問題,嶗山交警大隊已安排科研人員積極解決,同時也提醒駕駛員駕車時,注意觀察信號燈轉換,不要過分依賴倒計時顯示。
限速減速監控三管齊下
嶗山交警大隊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銀川東路(勁松七路至海爾路段)西向東方向為下坡路段,從勁松七路開始止于海爾路,全長1200米。勁松七路海拔80.5米,海爾路海拔15米,落差65.5米,坡度從西向東分別為37度、30度、33度,平均坡度32度。該路段雙向八車道,設有中心護欄。勁松七路、海爾路兩個路口均設有信號燈。
記者了解到,除了今年剛發生的這起14車連撞事故外,該路口去年發生一起15輛車連環相撞事故,前年發生過一起6車連環撞事故。“雖然銀川東路限速50公里,但是很多車輛的速度都很快,尤其是一些中型以上客貨車,經常會剎不住車。”民警介紹說,事故的碰撞點均位于銀川東路海爾路口西側下坡路段,靠近路口的位置,該路段遇有紅燈信號時等候車輛較多,肇事車輛均為中型以上的客貨車,多是由于車輛制動性能、車速過快及操作不當問題,致使車輛失控導致事故發生。
嶗山交警大隊已制定整治措施:在銀川路與勁松七路路口增設限速50公里標志,設“前方測速、超速抓拍”標志;在銀川路與勁松七路路口西側設“連續下坡、減速慢行”標志;銀川路山東頭路路口西側設測速裝置,設高清監控裝置,設前方“事故多發路段、減速慢行”標志;在銀川路與勁松七路路口西側安裝或者噴涂強制減速設施;在銀川路與勁松七路路口東側設警示爆閃燈。嶗山交警大隊已經將整改方案報告上級部門,待通過后即申請資金安裝。(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劉海青 曲鵬 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