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數碼廣場地鐵入口,油條哥第一天到新口岸賣油條
試驗50次
“油條哥”研制無鋁油條 追蹤
昨日上午,帶著通宵趕制的100多根油條,李剛第一次站在了數碼廣場的黃金口岸賣油條。讓他沒想到的是,100多根油條,在8分鐘內被人一搶而空。昨天一整天,他忙得只在中午喝了點稀飯。為了增加人手,他在外地當教師的兒子也回了家,來給父親幫忙。
首次試賣 通宵揉面100斤
昨日清晨6
第一批下鍋的就是李剛即將送到數碼廣場新口岸去販賣的100根油條。炸好的油條在筐里分成兩堆,李剛說,早上光線不好,他沒法從外觀判斷油條的火候,左邊的是成功的,右邊是沒炸好要丟掉的。
一邊炸著油條,一邊揉著眼睛,通宵揉了100斤面的李剛眼里滿是通紅的血絲。有路過的人說“攤子火了,心也大了”,李剛沒回應他,對記者嘟囔,今天雞蛋放得好像不夠,怕影響油條口感。
他尋了個透明儲物箱來運送油條,清洗了三次,怕箱子里有水汽把油條熏軟,又晾了半個小時才裝進油條。
8時從成華巷出發前,為了能與新口岸寬敞明亮的氣氛相配,李剛專門從家里翻出了不常穿的白色廚師式樣衣服,套在了灰色夾克的外面。
赴新口岸 100根8分鐘搶光
昨日上午9時,帶著100多根油條,李剛乘車到達人民南路數碼廣場負一樓昨日商定好的新口岸,旁邊就是一號線省體育館站的出站口。盡管是第二次來“巡視”這個黃金口岸,李剛仍覺得局促。他站在專門為他搭建的臺子前,不停地對記者說:“不是現炸的,天又冷了,我最怕油條不好吃。”
一波又一波的人流從地鐵出站口涌出來,不少人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李剛了,“我認識他,油條哥!”還沒等到正式開賣,不少人已經在攤點前排起隊來。
昨日早上9時8分,李剛正式開賣油條,第一位買到油條的顧客是在數碼廣場一樓上班的員工,她買了兩根,“早就聽說他的油條好吃。”最多的一位顧客買了16根。這些顧客多數是來自數碼廣場周圍和進出地鐵口的年輕上班族。昨日早上9時16分,最后三根油條被買走?!斑@么快就沒得了呀?你明天還來不?”一些沒買到油條的顧客望著空空的箱子,急切地詢問油條哥。
100根油條在8分鐘之內被搶購一空,讓李剛手足無措?!拔艺鏇]想到賣這么快?!崩顒傉f,之所以油條要在成華巷炸好再帶過來,除了人手不夠的原因外,保證油條質量也是他考慮的重要因素,“自己鍋里炸出來的油條,自己放心。”
李剛說,今日,他還會在數碼廣場內賣油條,但成華巷的店面依然會出售“國標油條”,“兩個地方我都會賣”。
巷口老店 一上午賣1000根
在數碼廣場賣油條火爆的同時,成華巷內的油條鋪子老店也十分火爆。在從數碼廣場回來的路上,李剛不斷接到家人打來的電話:“搞快點,這邊好多人排著隊買?!鄙衔?0點左右,李剛回到成華巷1號的簡陋鋪面,買油條的人已經排成了長隊。李剛顧不得休息,又再次炸起了油條。
劉先生從青龍場騎車前來,買了10根油條,“到這邊都10點多了,以為他沒賣了,運氣還好,買到了10根?!?/p>
與往常油條賣到9點不同,昨日,李剛的小餐飲店沒有賣面了,只賣油條,并且增加了油條的營業時間。中午12點左右,案板上的面粉用完?!皬脑缟系浆F在,賣了1000根,從來沒有賣過這么多?!逼匠V毁u不到300根頭條的李剛如此感嘆。
下午,仍不斷有顧客趕來買油條,李剛和家人只得一一解釋:“今天賣完了,明天請早。”
缺少人手 教師兒子回來幫忙
出名后,“油條哥”的油條銷量大增,靠自己一人揉面炸油條忙不過來,他想找個工人。昨日上午,他打電話給一名朋友,讓對方幫忙找一個炸油條的熟手,很快,那邊回了消息,人找到了。
李剛撥通了這名工人的電話,在談到工資問題時,對方說每月至少5000元。李剛沒接受他的要求。“每個月5000太高了,不知道要炸多少油條才能給得起工資?!?/p>
昨日中午,李剛的兒子李浩從德陽回來,給父親幫忙。李浩剛剛大學畢業,在德陽一家學校擔任教師。“父親這幾天很忙,剛好周末來了,我就回來幫他幾天?!?/p>
對于炸油條,翻油條等活計,李浩都很熟練,“以前在家也經常幫忙?!?/p>
昨日下午,連續有好幾名男子上門,要求加盟李剛的“國標油條”,都被其暫時謝絕?!斑@幾天太忙了,過幾天我們再說這些問題?!?/p>
“油條哥”為什么火了?
他一直在折騰這個油條
11月6日,成都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米瑞蓉轉發成都商報報道并評論:“成都漢子好樣的!”油條哥之所以會一夜炸紅,米瑞蓉認為,除了他的產品本身不錯以外, “油條哥”本身的誠信、堅持品質也是他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米瑞蓉稱,當下中國食品安全飽受詬病的情況下,“他一直在折騰這個事兒,這種研究的韌勁兒讓人佩服?!?/p>
對“油條哥”的成名,成都市餐飲同業會秘書長張觀軍也給予了極大關注。他分析,在“健康”已經超越“美味”成為中國人食品消費的首要條件的情況下,“油條哥”的炸紅不是偶然現象,是市場對食品安全的期待爆發出來的力量。
“關鍵就在李剛是主動進行自我監督的。”張觀軍說,李剛從這些安全的商戶中走到大家的關注中來,就是因為他不是等著別人來檢測,而是主動自我檢測和監督。
張觀軍同時提到,李剛對傳統食品工藝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創新,也是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