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天梯女主人下葬 6000級臺階鋪滿白玫瑰
愛情天梯女主人下葬 6000級臺階鋪滿白玫瑰收起
4日清晨,天剛蒙蒙亮,下著小雨。一支近200人的隊伍在泥濘又顛簸的山路上或行車、或步行朝著一個名叫常樂的普通村莊趕去。他們當中有當地居民、有媒體記者,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他們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都只為了見證一個名叫徐朝清的老人的葬禮。
昨日上午11點半,在“小伙子
在墳墓不遠處的“愛情天梯”,則鋪上了白色的玫瑰,來紀念已成為絕唱的愛情。
步行5小時
泥濘山路擋不住網友的心意
由于下雨,去常樂村的路難行,之前一些原定通過本報“愛情天梯追思堂”參加徐朝清葬禮的網友無奈取消了計劃,最終6名網友3日到達中山古鎮,和記者匯合后,準備前往徐朝清三兒子劉明生家,陪徐婆婆最后一晚。在此過程中,兩位來自廣西的游客和山東齊魯電視臺的兩名記者,也加入了隊伍。
3日下午4點40分左右,一行11人的隊伍出發。當地一名司機提醒說,去“愛情天梯”的路十分難走,最好坐車先走一段,再步行9公里左右。汽車不斷顛簸,約1個小時后,前方的路也越來越窄,一行人只好下來步行。山路滑且難行,隨處是積水,天色也越來越暗,伴隨著大家的,只有腳踩著泥巴的聲音。“感覺腳已經不屬于自己了。”一名網友感嘆。晚上近10點,網友們才最終到達劉明生家。
本報網友寫悼詞
希望徐婆婆一路走好
“人不可長生,但天梯間的故事卻是不朽,這是兩個最平凡的生命創下的永恒。你們是怎樣踏過,石板的磨蝕最記得”、“希望老奶奶一路走好,她又可以和爺爺走入下一個輪回了。”3日晚上在劉明生家,記者將事先整理出來的網友送別語和挽聯交給了司儀,讓他把網友的祝福念給徐婆婆“聽”。“不管能不能來,只要有這個心意就夠了。”司儀說,“老媽子”和“小伙子”在天堂都能聽到這些話。
當晚,大家則靜靜地為徐朝清守靈,陪她最后一晚。
送別1公里
她“走”的都是他路過的風景
4日9點39分,徐朝清的棺木被抬出靈堂。三兒子劉明生抱著老人的遺像,子孫們跪成一排,鞭炮聲響起。8人抬著徐朝清的棺木,一步一步向她的“小伙子”走去。
100多米長的送葬隊伍走在田間小路上,抬棺木的每歇一次,戴孝帕的子孫們就要跪一次。徐朝清的墓在一公里之外,而這條路,曾是劉國江每次下山買米買鹽的必經之路。山色氤氳,溪流潺潺,但劉國江每次都無心欣賞風景,因為他心里只想著趕快回家,不要讓“老媽子”擔心。
與此同時,昨天的葬禮現場,本報記者還及時將葬禮現場情況通過本報官博發布,眾多網友紛紛前往本報官博留言,在網上送別徐婆婆最后一程。
相隔僅2米
她在“小伙子”身旁安睡
徐朝清的墓地在半山腰上。劉明生說,這地方名叫“桫欏嘴”。5年前,徐朝清站在送葬隊伍里,將她的“小伙子”埋葬在這里。昨日上午10點39分,走過陡峭的山路,徐朝清的棺木終于停在了劉國江墳堆旁的2米處。
“老媽子”和“小伙子”生前的心愿,就是能合葬在一起。但兒女們認為,按農村的習俗,再將父親已長滿青草的墳堆掘開,會不吉利。于是他們找了一個最近的位置,讓老兩口的墳堆緊緊相依。
看最后一眼
祈禱二老天堂安好
上午11點,按照當地風俗,送葬的人們還能看死者最后一眼。棺木被掀開的那一刻,大家湊上前,與徐朝清老人告別。
棺木里的徐朝清,面容安詳。兒孫們全部跪下,哭聲、啜泣聲充斥著山林。
哭得最厲害的是二女兒吳婷華(音)。她是徐朝清與前夫吳某生的孩子,跟著她上山私奔時才9歲。大女兒劉明淑曾告訴記者,二妹之所以沒有跟著改姓劉,是因為山上生活困難,為了養活她,徐朝清和劉國江把她送給了別人,這樣至少還能有一口飯吃。
“我10歲就離開了你,現在生活好起來了,你又走了,今后回娘家連個對我噓寒問暖的人都沒有了。”吳婷華在地上哭得站不起身。而旁邊給徐朝清送行的陌生人,眼角也漸漸濕潤。
11點30分,泥土一層層掩埋在徐朝清的棺木上。從重慶趕來的楊清鈺女士雙手合十:“愿‘老媽子’和‘小伙子’在天堂安好,繼續相愛。”
愛的溫暖
幾萬朵白玫瑰鋪上“愛情天梯”
昨日,就在徐朝清老人入土為安的同時,來自貴陽、廣安、安順等地的游客和網友走向愛情天梯,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個用白玫瑰做成的心形擺在天梯入口處,以此往上約200米,都撒滿了白玫瑰花,約有幾萬朵,一片浪漫。
“這么浪漫的送別,我們都不忍心踩在上面。”從廣西桂林趕來的陽杰夫婦說。本報的網友“麻直走冰雪”回憶說,昨天凌晨2點左右,曾看到七八個人背著籮筐,向愛情天梯走去,可能就是他們鋪的白玫瑰。徐婆婆的三兒子劉明生也證實說,他昨天曾拉住其中的一名男子問,對方只是回答“自己是來自重慶的熱心網友”。
在攀爬的過程中,由于部分雕鑿的石梯近乎筆直,一些人甚至需要有人攙扶才敢移步,沿途也隨時可聽到“注意安全”之類的提醒聲。同行的網友劉淼淼說:“真不敢想象,劉爺爺當初到底是憑著什么樣的毅力,才開鑿出這6000級天梯,愛情的力量真的很偉大。”
除了趕來的游客和網友,還有很多被這愛情感動的熱心的村民。就在昨天從中山鎮前往愛情天梯的路上,因為道路泥濘難行,好幾輛私家車都被陷在路上,當地村民都來幫助游客推車,中山鎮常樂村村主任周天銀就是其中的一名熱心人。他在幫助游客安家丞拖出車后,還囑咐返程時遇到問題就給他打電話。“這也是我最后能為‘老媽子’做的一點事。”周天銀說。
葬禮結束后,記者在返程途中還看到絡繹不絕的游客開車、步行前往愛情天梯。被告知道路難行后,他們仍舊執著地說:“這么感人的故事,還是要去看看。”
愛的追憶
在“小伙子”面前 “老媽子”如同少女
在昨日送葬的隊伍中,來自成都的李小蓉身份很特別,因為她是徐朝清認的“幺姑娘”。
“我跟徐婆婆的關系就像母女一樣。”48歲的李小蓉告訴記者,2006年,她在網上看到了愛情天梯的故事,后來找到了“老媽子”和“小伙子”。“徐婆婆和我特別投緣,一見面就拉著我的手問‘幺姑娘,你是從哪里來的喲?’”
李小蓉說,晚飯時,兩名老人習慣喝些蜂蜜酒。“徐婆婆喝完一杯后,又嬌聲嬌氣地把杯子遞到劉國江面前說‘我還要喝’,模樣就像一個小女孩。”說起這一幕,李小蓉的臉上透著一股溫馨,“我想可能是因為有一個男人愛著她,所以徐婆婆的內心還保持著少女情懷。”
那天晚上,李小蓉和徐朝清睡在了一起,像母女一樣說著悄悄話。而在以后,李小蓉每年都要去看徐朝清,每次離開的時候,徐朝清都會不舍地落淚。不過,讓李小蓉遺憾的是,2007年因為在外地,她沒能送劉國江最后一程。所以昨天她不想再錯過遺憾,在徐朝清下葬時,李小蓉經徐婆婆大女兒劉明淑的同意,輕輕地摸了摸徐朝清的臉。
“婆婆年輕的時候是個大美人。”李小蓉想起了跟徐婆婆睡在一起的最后一個夜晚,當時她想給徐朝清畫口紅,逗得徐朝清大笑。而那樣的笑容,她至今難忘。
愛的感動
香港小伙專程來為“老媽子”拍紀錄片
2010年,香港男子組合C Allstar了解到“愛情天梯”報道后,與其創作團隊打造了歌曲《天梯》,結果一炮而紅。今年6月,C Allstar專程到愛情天梯拜訪徐朝清,準備拍攝一部音樂紀錄片《天梯》,將于今年12月上映。昨日,《天梯》的剪輯工作人員楊家偉和他的搭檔也趕來為徐朝清送行。
“我們打算將徐婆婆人生中最后的畫面拍下來,給影片做一個結尾。”楊家偉說,前日晚上他從香港轉了幾次飛機才到了重慶,又連夜趕到江津,昨日早上為了趕上送葬的時間,凌晨4點半就起床了。送葬的山路太過陡峭崎嶇,楊家偉和同伴還是一路硬著頭皮走到底,拍下了徐朝清入土前的最后一個畫面。
“在香港,大多數人都認為世界上已經沒有真愛,所謂真愛不過是說著騙女孩子的話,但‘老媽子’和‘小伙子’的故事讓他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楊家偉說。
而24歲的朱洪和曾君則是這次本報同行網友中唯一的一對情侶。無論是11月3日晚上步行前往“愛情天梯”,還是昨晨親身爬“愛情天梯”,朱洪的手都一直緊緊牽著曾君,這也讓同行的網友羨慕不已。
“我們今年1月份才認識。”站在兩位老人的小屋前,朱洪若有所思,“也許這就是愛情,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不離不棄。”
愛的經營
舊居將成展覽館 開發天梯請你建言
昨日,江津區旅游局副局長胡蘭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人表達對這段愛情的紀念,江津將開展征集兩位老人生前的照片和影像資料等活動。
“希望有這些資料的人們能向我們提供,以挖掘更深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可以集中保存好這些珍貴的資料。”胡蘭說,未來將山上的舊居改建成“愛情展覽館”以后,這些珍貴資料將供人們參觀。目前江津區已經委托中山鎮成立了相關的工作組,負責收集、整理、保護相關物品資料,為籌建愛情展覽館做準備。
江津區旅游局調研員、愛情旅游文化研究會會長漆建虹告訴記者,環繞四面山景區的公路,還差最后18公里沒有通車,而這段路正好是從中山鎮通往愛情天梯的,預計到明年年底,整條西部景區環線將全線通車,屆時將連接四面山鎮、中山鎮,并將環繞整個四面山景區。漆建虹說,愛情天梯所在的山溝還將打造成景區,此外在愛情天梯的起點處,計劃建一片愛情碑林,每年在全國范圍內舉行愛情征文,最優秀的將刻在碑林中。
胡蘭則表示,江津區旅游局還將向大家征集愛情天梯的保護和開發方案。同時,江津還要整合區內的其他文化資源,讓“愛情文化”成為江津旅游的一張名片。
“今后,愛情旅游將是江津旅游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胡蘭說,為把江津打造成為浪漫之城,愛情圣地,江津正加快推進大四面山旅游景區建設力度,將整合包括四面山、愛情天梯、中山古鎮、雙峰寺等景點,并形成旅游環線,將自然資源、愛情文化、古鎮文化、禪宗文化融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