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引進大項目俺們生活變了樣
膠州膠東街道產業發展帶動經濟上升讓居民生活富足起來
進入11月份,天氣逐漸冷起來?!按蟾?,老家是不是很冷了,老寒腿沒犯吧?我們這里很快就要開始供熱了,小區外面還建成了一個麻灣漁樂休閑文化公園,要不來俺家住一段吧。”昨天,膠州膠東街道臘行村70歲的劉立輝向遠在東北的哥哥發出邀請。這兩年,劉立輝所在的村子發生了巨變,全村上百戶村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還享受村里發放的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膠東街道通過大項目引進建設大大提高了當地經濟水平,不僅村民們富足了起來,麻灣漁樂公園,還有教育新區、養老院、新醫院……這些民生工程也都先后建了起來。今后5年里,當地還將借助發展空港物流業、觀光旅游業、裝備制造業這三大產業集群,建設12大社區,實現產業發展與城市社區建設互促共進。
◆探訪
幸福
4間瓦房換回兩套新樓房
走進膠州膠東街道臘行村新村,以往村里的土瓦房已被新樓房所代替。走在這個新小區,地面全部硬化,樓前樓后是大樹、草地,健身廣場傳來孩子老人的笑聲。記者走進村民劉立輝家,只見42吋液晶電視、洗衣機、電冰箱……等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劉立輝正拿著水壺在家里澆花,他妻子則在一旁看著電視?!靶』镒?,快里面坐!”看到記者到來,劉立輝趕緊起身招呼起來。
“住了一輩子的平房老屋,沒想到俺也能像城里人一樣住上樓房?!眲⒘⑤x告訴記者,從4年前開始,他們村舊村改造正式拉開了帷幕,每戶村民的舊房免費換兩套樓房,外加4平方米的副房。2008年5月份,新樓建起來后,劉立輝和其他村民一起搬進了新居?!案吲d是高興,就是一開始住不習慣,尤其上廁所,總覺得不得勁,每次我和我妻子都跑到樓下公共廁所去,哈哈……”劉立輝笑著跟記者聊起自己的“樓房生活”,頗有點憶苦思甜的味道。
追憶
遇到下雨天全村變泥塘
“一開始聽說村里要建樓房,大家都有點不適應,不想搬。但后來為啥大家都愿意換房呢?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本賬。比一比,就知道現在的日子多好啊?!闭f起以前的生活,劉立輝和家人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劉立輝和妻子結婚已有50多年了,從20多年前,他們從東北遷回了膠州老家。以前村里沒有水泥路,村民們大部分都住著土瓦房,村里大道路也全都是土路。一下雨,出門一腳泥,全村就變成了大泥塘子。家家戶戶都養著牲口,還把牲口拴在門外,大街就成了牲口吃喝拉散的‘牲口圈’,到了夏天,站在村口都能聞到牲口味。雨后,大街上泥湯伴著牲口的糞便,蚊子蒼蠅一大片,道路簡直沒法走。“現在好多了,真讓我們趕上好時候了。“劉立輝感嘆道。
福利
每月發補貼和生活用品
農民居住環境大大改善了,在生活上又怎么樣?“村里給我們考慮得很全,房子是現房,直接就可以搬進來住,而且俺們村的福利也很好。”劉立輝告訴記者,為了讓村民們將來的生活更有保障,村里還將全部的村民都納入養老保障體系,困難家庭每年都能領到救助金,享受到城里人的 “待遇”。在看病上,村里還出資給每戶村民投保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另外,村里每月還給每位村民110元的農民養老金。每月和逢年過節,村里除了向村民們免費發放大米、花生油、魚等福利外,還要專門給老人多發些。
記者了解到,不僅像這樣有子女照顧的老人生活有保障,在這里就是五保戶也“老有所養”?!艾F在我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且都在城里做生意,每天老伴在家給我做做飯,我閑著沒事就到樓下的公園里轉轉,這日子美啊,也沒啥后顧之憂了?!眲⒘⑤x說。
變化
以前大泥潭變成大公園
離開劉立輝的家,南行不到100米,就是劉立輝所說的由辦事處投資1.2億元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麻灣漁樂休閑公園。在暖融融陽光下,不少村民在公園里嬉戲游玩。碧波蕩漾的湖水、曲折有致的木棧道、亭臺樓榭、噴泉雕塑……尤其是在夜晚,燈光映照下,景致格外有情趣。村里干部告訴記者,整個麻灣漁樂園原本是個大泥潭,雜草叢生,臟水亂流,公園實施的改造工程涉及親水平臺、曲水流暢園、雕塑廣場、兒童戲水區等五大板塊建設,公園由“一湖、三水、五軸、七區、十三景”組成,目前已經全部完工并對外開放。“現在村里還成立了20人的秧歌隊,建立了藏書2000多冊的圖書室和文體活動中心,購置了跑步機、乒乓球臺,在村中心廣場建起了籃球場,添置了各種體育健身器材。村民們在勞動之余得以休閑娛樂,在娛樂中得以學習和提高并不斷陶冶個人情操。這幾年來,全村從未發生一起賭博、打架斗毆、封建迷信事件,村容村貌和人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边@名村干部說。
◆規劃
大項目保村民無后顧之憂
近幾年,膠東街道變化如此之大,到底因何而來?昨天,膠東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張宗江道出了原由?!耙郧拔覀冝k事處工業較為落后,在提升區域經濟這件事上,重中之重就是要引進大項目,靠著這些項目的引進,讓村民們通過就業解決了他們生活之憂,同時也強有力地推動了辦事處經濟實力迅速壯大?!睆堊诮f,辦事處進行了土地規劃、產業規劃、城市建設規劃的“三規合一”,實施“5123”計劃,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其中,“5”就是利用5年的時間;“1”就是把膠濟鐵路貨運線以南、大沽河以西、蘭州東路以北,22平方公里的辦事處駐地建設成一個膠州東部城市新區;“2”就是建設兩個中心社區,在膠濟鐵路以北,按照“一帶兩片、雙核多點”的社區規劃和“八有十進”標準,建設于家村和店口村兩個功能齊全的中心社區,還將把大沽河周邊23個村莊逐步融合為五個社區,加速周圍村莊向中心社區的聚集;“3”就是三個過百億產業集群,結合膠東實際,重點培育藍色裝備制造、空港商貿物流、綠色食品加工三個產值過百億的產業集群。
記者了解到,目前膠州街道規模以上企業71家。1-10月,新投產項目9個,新開工項目12個,新簽約項目12個,其中過億元項目11個,包括總投資3.5億元的奧利凱中央空調項目、投資3.5億元的方興太陽能光電瓦項目、投資1.5億元的佳友精密模具項目。而靠著這些項目,鎮經濟提高了,他們又從村民普遍關心的就醫、上學、入托、養老等現實需求入手,積極籌措資金發展民生事業。這幾年,投資1600萬元改造了擁有180多張床位的新膠東醫院、投資500多萬元建設了面積2000平方米的敬老院,以及投資1.6億元、建設了面積6.6萬平方米、可容納88個班級共3900名學生的教育新區,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
“有責任地做事,干負責任的事,做負責任的人,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同時也是我們全膠東人的觀點,按照這個做事原則,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睆堊诮f,今后,他們會把項目建設和產業升級作為主攻方向,走招大引強、集群發展的路子,努力將膠東街道打造成膠東半島生態文明特色新區。(記者 牟成梓 通訊員 殷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