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中文ENG
青島新聞城市檔案區市擷英城市印象魅力青島影像青島青島風光青島概況
城陽:加快推進均衡優質教育全面發展
2012-10-23 08:57:59 青島日報

  教育均衡化、優質化是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近年來,城陽區不斷強化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突出“加強現代化學校建設、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四個關鍵環節,各級各類教育協調優質發展,教育體制機制進一步創新,素質教育深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育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先后榮獲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全國陽光體育先進區、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范區、全國家庭教育示范區、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區和全省學前教育先進區等10余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超前謀劃 優先考量 筑牢教育發展基礎

  城陽區堅持把教育作為民生之首、民尊之重,大力推進教育健康快速發展,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城陽區學前教育、普通教育和職成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關于進一步完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工作優先研究、教育經費優先安排、教育人才優先引進、教育困難優先解決、教師待遇優先落實”等“六個優先”措施,加強工作督查,加大執行力度,形成了推動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良好局面。

  加強學校建設,努力創造均衡優質的教育條件。每年將學校建設列入區(街道)辦實事和重點建設項目,近年來,全區各級投入5.4億元新建改建擴建校舍43處;投入1.8億元實施社區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改善、校舍安全和中小學飲水等工程;建立健全校園安保體系,投入6300余萬元實施視頻監控設備安裝、保安人員配備、校車配置等工程。2012年,城陽區先后召開全區教育工作會議和普通高中、學前教育等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區人大、區政協多次對教育進行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專題調研,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全區十件實事中教育占四項;區、街道兩級財政投資2.3億元,用于學校、園所建設。

  關注困難群體,努力營造普惠公平的教育環境。建立健全學生資助體系,啟動實施“愛心結對幫扶”工程,為11400余名學生提供助學金1583余萬元。關愛特殊教育學生,投資1800萬元建成全市一流的特教中心,讓智障孩子擁有了更為良好的學習、康復環境。關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入園需求,對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全市率先實現公辦學校全接收,率先免除借讀費,區財政對接收的小學、初中分別按每生每年600元、1000元的標準予以補貼,義務教育階段共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5萬余人,占在校生數的27.5%。建成全市首家街道愛心幼兒園和首家社區愛心幼兒園,各級各類幼兒園共接收4000余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國家級媒體先后予以報道,省教育廳下發文件在全省推介 “城陽經驗”。

  高起點統籌學前教育發展。目前,全區有省級示范幼兒園16處,市級示范幼兒園48處,市級一類以上幼兒園占總數的86.1%,全區3000人以上的社區全部建有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8%,學前一年入園率達100%。2012年區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的實施意見》,新建2處公辦幼兒園、5處街道中心幼兒園、4處愛心幼兒園和16處社區幼兒園,總投入達1.74億元。積極提高幼兒教師待遇,確保幼兒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享受中小學教師同等待遇,確保農村幼兒教師人均收入達到上一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倍,確保幼兒教師依法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單位繳納比例達到70%以上,有三分之二的街道為農村幼兒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

  主動對接市場需求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人才,兩所職業學校均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區職教中心成為全國首批中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示范學校,現有省市級骨干專業 12個,與400余家企事業單位實現聯合辦學;設立27個流動教師編制,安排專項資金135萬元聘請44名高級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2012年,積極探索職業教育與企業、行業深度融合的新機制,設立50萬元專項資金,評選表彰5個優秀校外實訓基地;建成1-2個市級對口和優質就業率“雙高”專業。社區教育服務學習型社會、文明城市建設,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現有全國社區教育示范街道3個。

  優化結構 提升素質打造名優教師團隊

  完善以校本培訓為基礎,以全員培訓、專題培訓和高級研修培訓為主要形式的干部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連續開展“師生素質提升年、管理質量提升年、干部教師專業發展年”活動,制定《中小學名師培養實施意見》,實施“名校長和名師”培養工程,加強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依托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優質資源建成三大教師研修基地,與青島大學師范學院聯合建立12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深入開展“中小學教師技能大練兵”、“讀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師”讀書實踐活動和干部教師全員、骨干教師、新教師等培訓活動;2012年,組織35名英語骨干教師赴澳大利亞研修,邁出了教師赴國外培訓的第一步。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入手,強化廣大干部教師“關注課堂、聚焦課堂、決勝課堂”的意識,深入開展“與名師同上一節課”和“學案導學”等教學質量創優活動,完善質量監控措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目前,全區各級優秀教師總數已達1000余名。

  完善干部教師流動機制,不斷優化師資結構。制定“百名名師交流計劃”,實施“偏遠學校教師成長”和“城鄉學校攜手幫扶”工程,大力推進領導干部校際交流和優秀教師支教交流,每年選派100余名干部教師參與支教交流活動,累計已達450人次,有力提升了相對偏遠學校師資水平。實施相對偏遠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待遇等工程,2011年起,每年設立15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業務培訓,每年投入專項資金300余萬元為相對偏遠學校教師按每人月均350元的標準發放補貼,區、街道兩級財政投入專項資金為全區中小學教師提供免費午餐;自2009起,每年投入專項資金60萬元,開通由城區直達各街道的教師專線班車,解決了相對偏遠學校教師的交通問題。

  豐富內涵 突出特色 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打造以養成教育為核心的德育品牌。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加強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道德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市率先成立網上家長學校,創刊《城陽教育報》,搭建起教育與家庭、社會溝通交流的良好平臺;“快樂參與、服務成長”的中職德育工作特色進一步彰顯,全國首屆職業教育德育工作會議在我區召開。2012年,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建成率達100%,我區被教育部確定為山東省唯一一家 “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發展研究”實驗區;全面開展“中小學生八個好習慣”養成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和綜合素質。

  打造以“區長杯”活動為平臺的體育藝術教育品牌。在全市率先啟動校園體育健身活動和集“健身、求知、養成”于一體的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成立區教育藝術團,創編的節目登上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和中國教育電視臺“春晚”舞臺。2011年,全面啟動“區長杯”體育藝術系列比賽,中小學生參與率達100%,形成了“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賽、人人都參與”的生動局面;2012年,比賽項目擴至足球、籃球、合唱、舞蹈等15項,參賽人次擴增至20萬,承辦了全國跳繩精英賽并獲得表演賽一等獎,在“市長杯”足球賽中獲得7項冠軍中的5項,在全國少兒游泳邀請賽中獲得8枚金牌,在全國少兒乒乓球比賽中獲得男單金牌,在省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得6枚金牌。

  打造以優秀校園文化為引領的特色學校品牌。堅持 “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現代學校發展理念,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目前,全區省市級規范化學校56處,占總數的87.5%。積極探索特色品牌學校建設模式,出臺《城陽區特色品牌學校創建實施意見》,確立17處創建特色品牌試點學校,按“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品牌學校”的步驟,引導學校深入挖掘教育資源,培育獨特的學校文化,不斷加快特色品牌學校建設。

青島新聞 更多
城市檔案 更多
區市擷英 更多
電子報刊 更多
茶都信陽 正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工業新城
青島風光 更多
嶗山巨峰云海奇觀
影像青島 更多
2012青島旅游城市宣傳片
主辦: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技術支持:青島新聞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互助| 满洲里市| 东光县| 南江县| 碌曲县| 浦江县| 恩施市| 正宁县| 赤峰市| 鄂尔多斯市| 固原市| 平昌县| 莱西市| 仙游县| 宝山区| 红桥区| 华宁县| 常德市| 宿迁市| 景东| 陕西省| 崇左市| 济源市| 北安市| 元氏县| 东海县| 通渭县| 宁波市| 正宁县| 白山市| 秭归县| 贡嘎县| 开原市| 韶关市| 德格县| 伊宁县| 黑河市| 西峡县| 宜州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