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二炮部隊野外吊裝疑似新型東風25中程戰略導彈。
獨步天下的“導彈之王”
東風-25型中程彈道導彈是中國近年在東風-21(DF-21)中程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近年來陸續裝配解放軍二炮部隊。該彈有效射程預計為3200公里,在中國本土發射可打擊亞太大部分地區,包括美軍太平洋關島基地。東風-25采用高能固體火箭推動,彈頭艙能攜帶3枚分導式核彈頭,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種能夠攜
東風-25彈道導彈是解放軍裝備的第二種2級固體燃料中程彈道導彈,另一種東風-21丙(DF-21C)型彈道導彈在80年代末期開始服役。這兩種導彈都具有覆蓋1700公里以上目標的能力,但東風-25的有效載荷達到2000公斤,比載荷僅有600公斤的東風-21要大很多。從這兩種導彈的發射車圖片來看,在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亮相的DF-21C型導彈的機動發射車與東風-25一樣也是WS-2500輪式10×10重型卡車,但兩者的顯著區別是,前者的導彈發射筒尖端是露在駕駛室上部的,且導彈在載車上是傾斜狀態;而后者顯然是改進型駕駛室,導彈發射筒的尖端已經深埋進了駕駛室后部凹進去的部位,且導彈是前后成平衡狀態貯存在發射筒內的。這樣不但使其占用的空間更少,而且對于導彈的運輸貯存更有利。
東風-25型中程彈道導彈據稱有六大本領:即抗干擾性好、機動性高、高度智能化、打擊精度高、具備多彈頭打擊能力和較強的隱身能力。由于該型導彈采用了微處理器智能模塊集成技術,且導彈制導系統具有人工智能干預技術,所以抗干擾能力和智能化能力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