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量有多大瞅瞅數據
近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對外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購銷存情況調查通報顯示,調查范圍內的汽車經銷商庫存總量持續走高,與年初130萬輛庫存量相比增長22.24%。
參與調查的17家汽車經銷商集團中有 7家庫存比超 1.9,最高的已達到4.3,有 5家庫存比在1.5~ 1.9之間。按照國際汽車行業的慣例 ,如果庫存比在
誰最給力比比看
1.保時捷老款911優惠20萬,保時捷boxster也能優惠4萬左右。
奔馳S級如S350原價144.8萬元,現在2.可以優惠到 130萬元,E級如E300可以優惠10萬元,C 級車幾乎都可優惠8萬元。
3.寶馬7系部分車型一下跌了20多萬元,寶馬X6也有 15萬元左右的優惠。買寶馬3系除了能優惠8萬元外,還可獲贈兩年或10萬公里免費保養、全險及iPhone4S。
4.排量為2.8L的奧迪A7報價72萬元可以優惠14.4萬元,奧迪A8可以優惠10萬元以上。
5.3.0L排量的別克GL8至少可以優惠6000元,昂科雷也在現在報價基礎上優惠2.6萬元。
6.尼桑的熱銷車型奇峻越野車,目前可以享受2萬多元的優惠。
真相 為什么要賠本銷售
今年3月份,某高端品牌以年初廠家讓利為由首先跌價,S級別商務車一下降價30萬元,售價降到了60萬元,開創歷史最低價,此優惠一出,激起其他品牌車經銷商憋著想降價的欲望,促銷大戰就此上演。瘋狂降價背后是沉重的代價,某高端品牌車4S店從去年到現在虧損了幾千萬元。
“不瞞你說,我們的高端車型賣一輛賠16萬元、中端車型一輛賠10萬元,這么貴的車,我們銷售員賣一輛只賺200元。”一家高端品牌車4S店的工作人員偷偷告訴記者。
采訪中,幾乎所有4S店的銷售人員都會透露這樣一個信息,現在賣車賠錢,是消費者買車的好時機,為什么賠錢也要賣呢?
這其實是業內人士最不愿意透露的秘密,奧迪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賠錢賣車除了想清除過分嚴重的庫存壓力外,因為經銷商在銀行都有貸款,如果這些車不銷售出去,每月就要付給銀行數萬元的利息,所以賠錢也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銷商肯定了這樣的說法,庫存積壓到一定程度時,資金運轉就會受困,沒錢進車超過3個月廠家就會自動取消其代理權。經銷商只好低價處理庫存回籠資金,以便籌集資金接受下個月汽車廠家下達的任務,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經銷商們考慮的“返點”,只有完成廠家下達的全年銷售任務,經銷商才會在年底有可觀的銷售返點,所以為了沖量,經銷商們就會降價。然而在他看來,本輪降價顯然玩大了,“今年,部分4S店會拿到500萬元返利,但可能要賠1000萬元。”
記者找到了一位涉足汽車行業7年的4S店總經理,他坦言,如今壓庫及銷售壓力顯而易見。“2011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僅增長2.45%,中國消費者購車意愿下降得非常明顯,北美地區是汽車消費的主要地區,目前經濟大環境差,出產的汽車難以消化,導致進口車大量涌入中國,寶馬、奔馳等高端品牌每個店每個月的配額增加了50輛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進口車。”
“這種情況下還大批量進車,確實不是我們所情愿的,在4S店成立之初,我們就與廠家簽訂了相關協議,每個月都會有定量的配額,比如,我這個店每個月進100輛,廠家不管你能不能銷售得了,如果你拒絕執行,那很可能會失去代理權。
“在這個背景下,經銷商會按照廠家的排產計劃進車,最終只能形成大量的庫存。然而大部分汽車制造商都拒絕減產,并要求經銷商們接受更多的汽車,經銷商們目前既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放置汽車,也缺乏資金周轉。”這位負責人表示,每輛汽車上市前都會計算成本,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及配套等各個環節的成本費用,根據費用廠家會提前有一個預期的銷售量,在保證成本的情況下還需要有一定的盈利空間,所以,這個壓力就轉移到我們身上了,哪怕有些型號根本賣不出去,也必須進。
相關鏈接 “金九銀十”是經銷商的曙光
庫存量激增,反映了今年汽車市場總體增長趨緩。
然而,隨著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到來,也讓經銷商們看到了曙光,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生產企業產銷統計數據,7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 143.71 萬輛和137.94萬輛,分別環比下降6.15% 和12.56%。因此,經銷商7月的庫存補充低于庫存的消化量,經銷商庫存量有所下降。
在青島,隨著降價促銷的拉開,銷量確實有了明顯上升,信寶行這個月的銷售量達到200輛,工作人員透露,“8月的下半月,情況突然開始好轉了,多賣了幾十輛。”另一方面,上游的廠家也發現了經銷商的情況,部分廠家適當給予一些調整。
有專家稱,目前國內汽車經銷商的經營方式單一,經營模式亟待轉型。單靠銷售整車業績獲得企業的返點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應對汽車市場低迷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