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雨水保住了玉米苗
昨天,記者分別從膠州市氣象和農業部門獲悉,從昨天凌晨截止到昨天下午2時許,膠州普降大雨,平均降雨量為28.2毫米。據悉,此次降雨對眼下膠州50余萬畝玉米生長有很大利處,當前降雨也讓旱情解除。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膠州市九龍鎮十五里夼村農田看到,多名農民打著傘正冒雨在地里查看玉米墑情。記者進入農田看到,此次降雨讓地表下20多厘米的土層全部濕透。“
土層濕透了十幾厘米
昨天下午,記者在膠南鐵山街道駐地西南燮里村的一片莊稼地里看到,不時有農民來到地頭上查看雨情,一個個都是面露笑容。記者看到,田野里原先的干土已經被雨水浸透,花生、玉米等莊稼上綴著串串水珠,讓農民看了感覺特別順眼。“這雨昨晚就開始下了,今天又下了足足一上午,連續干了倆月,這場雨真是比油都金貴啊!看到被干得低頭耷拉角的莊稼緩過勁來了,我們心里真是比過年還滋潤!”66歲的村民老張告訴記者,他家共有6畝莊稼地,前段時間干得不行了,他正打算澆,哪知天就下雨了,省下接近200塊錢。老張俯下身子,扒開地里的土,記者注意到,十幾厘米的土層都是濕的。“這下地里可喝飽了,一時半會兒干不著了。”老張說。
據膠南市農業局相關技術人員介紹,目前夏播剛剛結束,昨天的降雨可謂及時雨,對干枯的莊稼和剛剛發芽的大豆、秋玉米等農作物幫助很大。
千畝葡萄園豐收在即
昨天上午,惜福鎮宮家村葡萄園里,成串的葡萄掛滿水珠,在雨水的滋潤下翠色欲滴。“這真是一場及時雨。”果農董安瑤說,宮家村種植有千畝葡萄園,目前正是成串葡萄長個的關鍵時期,最需要雨水的灌溉,如果持續干旱,葡萄個頭會受到影響,直接導致產量降低,這場雨徹底解決了葡萄的旱情。“今年,葡萄的長勢不錯,加上這場雨的灌溉,又是一個豐收年。”看著成串的葡萄,董安瑤笑著說,再過一個半月,葡萄就將進入成熟期。
茶園喝上了“救命水”
從昨天凌晨3時開始的一場大雨,讓饑渴了兩個多月的嶗山兩萬畝茶園喝了個飽。昨天,記者從嶗山區水利局了解到,此次降雨對于緩解農作物旱情作用重大。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冒雨趕到嶗山雨霧茶場,茶場工人正在茶園里查看茶葉。茶農盛學順說,他們盼望這場雨已兩個月了,這場雨是今年春節以來最大的一場雨,“前些日子,我們茶園的200畝茶葉已澆灌了兩遍水,每次都要澆灌3200噸水,正要等著澆灌第三遍水時,今天老天下雨了。”
盛學順說,現在正是采收夏茶的關鍵時期,澆灌的水可比不上雨水,雨水帶來的營養可多了,而且澆得透,茶葉發芽會很快,芽頭肥壯味道好。“這場大雨真是 ‘及時雨’,不但救了夏茶,秋茶也會有個好收成了。”
玉米地等來場好雨
昨天上午,記者在即墨鄭家莊村一片玉米地里看到,57歲的農民老王正在地里冒雨補苗。他告訴記者,這場雨下得好,但還沒有完全下透。說著,老王用鐵鋤頭刨開土壤后,很快就能看到干土。老王說,雖然沒太下透,能管5天不干旱,這樣玉米能度過出苗期,過了5天后,如果不下雨,地面就又干旱了。現在他趁著這場雨后,趕緊進行補苗,因為前幾天由于干旱,播下的玉米種子好多沒有出苗,所以在下雨后抓緊補苗,有了這場降雨,補上的玉米苗應該很容易成活。隨后,記者在即墨普東鎮和劉家莊等鄉鎮看到,雨后,許多農民都在忙著進行補苗。農民李萬中說,這雨如果再下幾天就好了。 (記者 牟成梓 趙玉勛 康曉歡 王濤 陳勇 通訊員 任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