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大夫在給受檢者做中醫體質辨識。
????此前在市南、李滄、黃島三區試點的“中醫體檢”即將在全市推廣,5月25日市衛生局發文要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中醫體質量化辨識與調養指導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目標為全市60~64周歲老年人,市財政將補貼 200萬元 ,預計將有超過35萬市民受益。
????中醫體質辨識6月啟動
????5月25日,市衛生局發布《青島市2012年中醫體質量化辨識與調養指導公共
????據了解,此次服務目標人群設定在各區、市轄區內60~64歲之間年齡段的常住居民,而此前已經開展試點的市南、李滄、黃島和其他有條件的區市可自籌資金將目標人群范圍擴大到相鄰年齡段。
????“今年除中醫體質辨識的范圍擴大到了全市,還升級了操作系統,使系統更方便明了,內容也更完善。另外根據試點的經驗,我們還對各個區市的中醫資源進行優化,優選了一些中醫力量強大的醫療機構,包括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老百姓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市衛生局中醫處負責人介紹,此次中醫體質辨識為保證質量,將實行定點制,每個定點服務機構至少有兩名衛生技術人員從事中醫體質量化辨識與調養指導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至少要有1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
????市級財政撥專款200萬
????為了順利開展,今年市級財政撥專款200萬元用于中醫體質辨識,此外市級和區級基本將按1:1的比例籌集資金。“老百姓進行中醫體質辨識是免費的,而各個提供服務的機構政府將提供相應的補貼,辨識每人次補貼5元。”該負責人介紹。
????方案要求,中醫體質辨識完畢后,每月至少隨訪受檢者1次,督促受檢者主動執行調養指導方案,解決與調養指導有關的技術性問題;一個調養周期(4個月)后,進行下一次中醫體質量化辨識與調養指導,在服務過程中記錄相關內容,對體質調養指導的效果進行評估。
????提醒
????醫生建議不要不當回事
????此次服務目標人群設定在各區、市轄區內60~ 64歲之間(含60歲、64歲,1947年7月1日之后、1952年6月30日之前出生)年齡段的常住居民,這個年齡段有超過35萬老年人受益。
????對于此次選定目標人群的年齡段,市衛生局中醫處負責人說是經過科學分析的 ,“60~ 64周歲這個年齡段的設定,主要考慮兩個原因。一個是這個年齡段的老人相對比較年輕,從‘中醫治未病’來講,干預效果比較好。再就是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都退休了,不像正在職業狀態的人,受到很多條件限制。”
????該負責人說,去年三區試點是從55歲到85歲的年齡段,結果顯示60~ 64歲年齡段的干預效果是最好的。
????“從我們去年試點的效果來看還是不錯,去年市南、李滄、黃島三個區試點,統計結果顯示,居民體質改善率達到了58%,感冒次數人均降低了0.74次,而且老年人常見的便秘和失眠等病癥也少了不少,因此來看中醫體質辨識是有效的,所以今年在試點的基礎上擴大了范圍。”該負責人說。
????他說,在辨識以后,醫生給出的建議要遵循,如應該少吃點兒鹽,應該鍛煉五禽戲,還有醫生推薦的食譜,市民要執行。
????探訪
????中醫體質辨識全程僅需10分鐘
????5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市南區巢湖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試點區市之一的市南區,老百姓已經享受到了中醫體檢的好處。“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為921位老人進行了中醫體質辨識,有些老人體寒體虛,我們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效果真不錯。”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萬志習說。
????該中心的中醫大夫竇婧茹是去年剛入職的,就是為了配合中醫體質辨識被招聘到中心工作的,“小竇是中醫專業的研究生,是我們專門請來的人才。”萬志習說。
????竇大夫在工作中非常干練,有一位老人前來做體質辨識,她熟練地一項項核對,“您吃飯怎么樣?”“嘴里有沒有味道?”“腿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感覺?”一項項問下來,她飛快地在表格上記錄。之后她將這些信息錄入指定的電腦系統中,很快一份該居民“中醫體檢”的結果就出來了。
????竇大夫給記者調出其他參與了中醫體質辨識的老人的資料,她說,這些都是根據居民自己的描述和醫生的觀察輸入系統后自動生成的診斷,根據這些診斷醫生再給出調理的建議。最終的報告打印出來,市民就可以帶回家自己好好研讀,而整個過程只需要10分鐘。(記者 李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