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到達威海,威海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馬鑫攝)
威海市委副書記趙熙殿介紹威海市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馬鑫攝)
威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錢啟民主持新聞發布會(馬鑫攝)
威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錢啟民主持新聞發布會。(馬鑫攝)
大眾網威海5月17日訊(記者王
創新驅動促轉調 “藍色”與“綠色”互促雙贏
趙熙殿說,近年來威海堅持創新驅動,經過連續四年的“自主創新年活動”,全市上下形成了以自主創新推動轉型發展的濃厚氛圍。威海市政府先后與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14家高校院所結成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成立了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海參產業等7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全市省級以上企業創新平臺增加到158家,其中國家級13家,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年均分別增長24%和29.9%。
同時,威海堅持產業興市,實施大企業培植和中小企業保護行動,圍繞培植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建設了威高集團以高端醫用植入器械為重點的醫療器械園區等“十大高端產業聚集區”;采取銀企合作、設立科技支行、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引進金融機構等方式,幫助企業化解融資難題。目前,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由51家增加到76家,過50億元的由2家增加到6家,繳納稅收過億元的企業由11家增加到23家。
另外,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威海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動藍色經濟與綠色家園互促雙贏。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在加快建設海產品生產加工、船舶修造等藍色經濟六大基地的同時,不斷健全土地、海域、海岸線等資源管理機制,推動各類資源統籌保護利用。持續加大造林綠化力度,森林覆蓋率達到40%,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城鄉統籌民生為本 打造宜居幸福威海
在改善民生方面,趙熙殿介紹說,威海已實現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20%和65%;實施了校舍、校園、校車安全工程,強化素質教育,榮獲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衛生服務體系覆蓋城鄉,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價格平均下降45.7%;文化惠民工程扎實推進,建立了市民文化中心等一批文化設施,農村文化大院建設入選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
趙熙殿表示,未來五年,威海將以加快建設現代化幸福威海為目標,實現經濟指標增長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社會發展指標優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態環境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實現區域生活品質、城鄉文明程度、社會管理水平、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開創威海科學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