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5月15日訊 山東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實施的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是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魯南臨港產業帶、享受中部地區優惠政策的沂蒙革命老區以及菏澤科學發展高地七大板塊為重點區域,使之形成發展新亮點,并帶動周邊發展,推動山東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藍色經濟區
????是以臨港、涉海、海洋產業發達為特征,
????按照區域定位,山東將重點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區、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經濟改革發展示范區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2011年我省先后兩批共安排10億元省級專項資金,支持藍色經濟區海洋產業項目、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高端人才項目建設。目前,37家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材料等特色海洋經濟園區初具規模;青島西海岸、濰坊濱海、威海南海海洋經濟新區和青島中德生態園、日照國際海洋城、濰坊濱海產業園等“三區三園”建設順利推進。
????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上實現突破,推進規劃確定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等18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組織實施了一批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教育部、山東省政府、國家海洋局和青島市政府正式簽署協議,4年投資4.5億元共建中國海洋大學。
????基礎設施的支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港口、機場、濱海高等級公路及德龍煙、青日連鐵路等項目建設強力推進,疏港物流體系進一步完善,環海、區際、省際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民生建設和生態環保取得明顯成效。全面落實各項惠民利民政策,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把建設成果體現到人民群眾得實惠上。啟動建設了一批海洋環境修復整治、漁業資源修復、重點港灣治理項目,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
????這是全國第一個以“高效生態”為特征的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以黃河歷史沖積平原和魯北沿海地區為基礎,向周邊延伸擴展形成的經濟區域,包括東營、濱州兩個市和濰坊市的寒亭區、壽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樂陵市、慶云縣,淄博市的高青縣,煙臺市的萊州市,共涉及6個市的19個縣(市、區),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9%,常住人口約占全省的10.5%。
????根據功能定位,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將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全國重要的特色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區,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增長區域。
????到2015年,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人均GDP翻一番,達到90000元,單位GDP能耗降低22%,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500元,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
????目前,省政府安排了4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東營、濱州未利用地開發,首批開發規模12.52萬畝。截至2011年6月,形成各類特色園區85個,主營業務收入過50億元的園區達19家,29家省級以上園區進駐企業7162家。
????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
????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主要包括位于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威海、濰坊四市,發展目標為形成以青島為龍頭,以煙臺、濰坊、威海三市為依托,以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的發展布局。
????2011年,該區實現生產總值17175.2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31.1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外貿進出口總額148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5%;地方財政收入1259.6億元,比上年增長24.6%。青島、煙臺、威海、濰坊等城市已經成為中國沿海高端產業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規劃范圍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等7市,行政區劃面積5.2萬平方公里。主要打造區域金融中心、現代物流中心、山泉水圣齊魯文化旅游中心、文化產業發展中心、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中心。
????截至2011年,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76.2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462.8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地方財政收入1028.7億元,比上年增長24.2%。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經濟實力在全省來看,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一。
????魯南經濟帶
????魯南經濟帶包括日照、臨沂、棗莊、濟寧、菏澤5市43個縣(市、區),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三個特色經濟區,即以日照、臨沂為主體的臨港經濟區,以濟寧、棗莊為主體的運河經濟區,以菏澤為主體的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區。
????魯南經濟帶以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為龍頭,充分發揮港口資源、自然資源、區位等優勢,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把魯南建成全國重要的能源和精細化工、優質建材、機械制造、商貿物流、文化旅游、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2011年,魯南經濟帶生產總值達到991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57億元,比上年增長22.9%;進出口總額37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7.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28.6億元,比上年增長25.3%。三次產業比例為11.1:53.3:35.6。
????沂蒙革命老區
????這次劃定的沂蒙革命老區范圍包括:臨沂全市、淄博市的沂源縣、濰坊市的臨朐縣、濟寧市的泗水縣、泰安市的新泰市、日照市的五蓮縣、莒縣共18個縣市區。
????菏澤科學發展高地
????按照規劃,到2015年,菏澤全市GDP達到2500億元,年均增長14%以上;地方財政收入超過22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0:55:35;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200億元和15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經濟總量和地方財政收入跨入全省中等行列,人均值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在全省力爭實現位次前移,初步形成魯蘇豫皖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記者 尹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