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次青島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大目標,就是提升教師隊伍的學歷水平和專業能力 ,建立“公開、公平、競爭 、擇優 ”的教師進入機制。記者采訪獲悉,目前,青島教師在上崗前需要通過教師資格認證,教師資格獲得后終身有效,這也使教師職業被等同于“鐵飯碗”。但這一局面將會被打破。 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隊伍入口關,凡在中小學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員必須依法取得教師資格,最重要的,就是落實五年一周期的教師資格注冊制度。 此外,青島將建立“國標、省考、區聘、校用”的新教師招聘制度。拓寬教師來源渠道,擇優聘用具備教師資格的畢業生和社會上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到中小學任教。 重點校薄弱校合理流動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師資力量最關鍵。改革方案提出,要嚴格中小學編制管理制度,實行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統一的編制標準。建立合理的教師補充機制,逐步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結構不合理問題。 市教育局將建立城鎮中小學教師到鄉村和邊遠地區任教服務期制度。建立區域內教師定期交流制度,用“剛性”規定逐步實現教師交流定期化、制度化。積極推動中小學人員在校際、區域之間合理流動,鼓勵教師由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流動,城鎮學校向農村學校流動,重點學校向薄弱學校流動。為了保證教師支教積極性,自2013年開始,青島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評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應具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 農村教師可享崗位津貼 市教育局將按照公開、客觀、全面的原則,加強對被聘人員的年度考核和聘期全面考核。完善符合實施素質教育和教師工作特點的考核體系、考核辦法,堅持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 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把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工作實績作為考核重點。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邀請社區代表以及學生家長參與學校評價和教師考核等工作。考核結果作為分配、獎懲和續聘的重要依據。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教職工管理體制,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制度。 同時,青島還將建立農村教師獎勵制度。在獎勵性績效工資中設立農村教師崗位津貼,農村教師在職稱評聘、評優獎勵等方面予以照顧,鼓勵教師長期在農村基層和邊遠地區執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