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廣東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臺昨日19時發布的珠三角地區“最近24小時PM2.5均值分布圖”。圖上深紫色區域為空氣重度污染區。
昨日霧中的珠江有種朦朧美。
????專家一致建議在霧霾嚴重或者空氣質量較差的天氣,兒童、老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但是昨日仍有孕婦、老人、小孩中午冒著大霧到珠江邊活動。 ???昨日是廣東省公布PM2.5監測數據以來污染最嚴重的一天。昨日17時,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平臺顯示,廣州市十個國控點中已經有9個超標,最嚴重的廣雅中學PM2.5的日均值達到了156微克/立方米,為重度污染。 ????同時,廣州再次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南天現象,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廣州受到的第五次回南天過程侵襲。氣象臺監測到,廣州昨日凌晨以后出現大霧,凌晨3時大學城體育中心錄得最低能見度只有330米。 ????應對措施 ????環保部要求珠三角實施 ????最嚴格的大氣管理措施 ????3月16日上午,環保部在廣州召開珠江三角洲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工作座談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副省長許瑞生等領導出席座談會。 ????會議指出,近年來,廣東省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保持良好,局部區域有所改善。3月8日率先按照國家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向公眾發布了珠三角首批17個自動監測站點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珠三角也成為全國第一個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評價并率先公布數據的城市群地區。近年來,珠三角地區SO2、NO2、PM10和PM2.5年平均濃度總體呈逐年下降趨勢,2011年的年均濃度較2006年分別下降了47.0%、14.2%、13.6%和34.9%,2004年以后,全省灰霾天氣總體也呈逐年下降趨勢。 ????會議透露,隨著“十二五”減排工作深入開展和“新標準”實施,我省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面臨嚴峻挑戰。按照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測算,珠三角各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率將下降至60%~90%左右,比現行標準達標率下降10~30個百分點。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要求,廣東要高度重視珠三角PM2.5、臭氧等大氣污染物治理工作,率先制定好空氣質量達標率規劃,在珠三角實施最嚴格的大氣管理措施,確保珠三角空氣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副省長許瑞生表示,我省將加大力度,進一步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許瑞生強調,要繼續發揮好珠三角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加大聯合行動的力度,推進協同減排。同時,要按照更嚴格的環境治理政策來落實治理措施,進一步完善珠三角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相關工作。在大氣監測設施方面,各地政府無論如何要確保經費到位,采購到位。 ????會議透露,今年我省將按照“控制增量,削減存量,多措并舉”的工作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并將工作范圍由珠三角擴展到全省,將工作重點放在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顆粒物排放貢獻較大的工業鍋爐、火電廠、水泥行業、機動車尾氣排放及典型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等重點污染源整治工作上。 ????權威發布 ????廣東多地昨發橙色大霧預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煙雨迷蒙的春日美景,這幾天在羊城也時有所見。在珠江新城一帶,電視塔和西塔等高樓,都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站在珠江邊上往四處看,也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冷空氣過去以后,廣州這幾天其實已經有些潮乎乎的,3月14日,氣象臺就發布了一次大霧黃色預警信號,到昨天凌晨4時20分,廣州市氣象臺再一次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氣象臺監測到,廣州是在凌晨以后出現大霧,凌晨3時大學城體育中心錄得最低能見度只有330米,上午8時蘿崗觀象臺能見度也僅為1.2公里,白天能見度略增,為5~6公里。 ????在暖濕氣流的控制下,昨天早晨,廣東的西北部、中部以及湛江大部分市縣都出現了大霧,北部灣北部海面、瓊州海峽和粵西沿海海面也有大霧。廣東共有25個市縣能見度小于1公里,其余市縣也都出現了輕霧。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全省共有34個市縣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信號,翁源、順德、高要、云浮、高明、恩平和廣州白云區共7個市縣發布了橙色大霧預警信號。 ????廣州首次出現PM2.5重度污染 ????昨日,不僅能見度差,霧氣也很重,不少市民感嘆:仿佛走在海市蜃樓中。住在海印橋南的孫小姐懷孕了5個月,她告訴記者:“今天走在路上覺得呼吸困難,喘不上氣;前兩天也說有灰霾,但感覺沒這么嚴重。” ????記者查詢廣州市環保局公布的數據發現,17時10個國控點中,有9個PM2.5日均值已經超過7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二級標準,只有蘿崗九龍鎮一個點“幸免于難”,不過也達到70微克。其中監測數值最高的是位于西灣路的廣雅中學,24小時平均值為156微克/立方米;排在第二位的仍然是麓湖,24小時均值是135微克/立方米。 ????按照“新國標”的規定,PM2.5的24小時均值分為6級,75微克以下是二級,視為“合格”,75微克~115微克為三級,115微克~150微克為四級,150微克~250微克為五級,250微克以上是六級。而昨日廣雅中學的日均值達到156微克,已經是五級的重度污染。 ????而在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平臺上,首次出現了代表著重度污染的“深紫色”,昨日17時,佛山市禪城區的惠景城監測點和順德的金桔咀的最近24小時均值分別達到了188微克和163微克,屬于重度污染。而整個珠三角的中東部大面積超標。 ????專家釋疑 ????天時+風向致污染加劇 ????從廣東省環保信息綜合發布平臺昨日19時公布的“最近24小時PM2.5均值分布圖”來看,廣州、佛山、肇慶等地昨日都處在褐紅色甚至深紫色區域中。對此,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在冷暖交替的時候,容易出現空氣污染。近日珠三角西部地區PM2.5 數據偏高,并不是說西部的污染源比東部東莞、深圳等地多。主要是目前氣象條件不利,包括風向的問題,由于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很細小,非常容易受到風向的影響,才導致珠三角西部地區PM2.5污染嚴重。” ????不少市民發現,只要氣象條件不好,整個珠三角地區的PM2.5污染就會加劇。因此有市民質疑:難道空氣質量只能看老天爺的臉色嗎?對此,專家告訴記者,盡管一直在說減排,但珠三角灰霾的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去年廣東兩項減排指標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降反升,給今年的空氣質量帶來很大壓力,尤其是氮氧化物與灰霾密切相關。 ????根據省環保廳此前公布的消息,反映大氣污染情況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降反升,去年全省的排放量分別上升了1.03%和4.9%。據悉,氮氧化物全國大多數省份都上升,但二氧化硫全國只有8個省份上升,廣東位列第一,這主要與省內火力發電量大增有關。由于西電東輸減少,廣東去年火力發電同比增長大大超過預期,全省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長21.5%,火電燃煤增加2390萬噸,是全國增加量的1/10。 ????回南天令污染物積聚 ????昨日佛山兩個監測點都顯示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直指PM2.5。其中惠景城監測站錄得PM2.5最近24小時均值達188微克/立方米,超標150%,這是佛山自本月8日滾動發布PM2.5數據后空氣質量最差的一天。 ????昨天下午,佛山召開了全市的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悅倫表示,對大氣質量“比老百姓更不滿意”。“環保部門正在研究在重度污染情況下的應急措施,繼續觀察接下來的情況。”劉悅倫提出要采取“七管齊下”來治理PM2.5,重點包括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分階段淘汰黃標車,爭取在4月讓機動車喝上國燃油等。 ????“PM2.5濃度高是污染物積聚的后果,跟目前佛山的氣象條件和地理位置有關,總體來說珠三角西面比東北面要差。”佛山市環保局局長潘志文對“重度污染”的情況表示,“最近回南天的低壓天氣,加大環境污染物的積聚,降低了空氣質量的達標率。”那空氣污染的情況最近會越來越嚴重嗎?“若這幾天依然不下雨,空中污染物照樣排不走吹不散,PM2.5數據在超標范圍內也會有所波動。”潘志文表示,按照佛山近幾年空氣質量情況,繼續惡化的可能性不大。 ????潘志文稱,佛山市環保部門正在考慮建立空氣質量預警機制來提醒市民出行的注意事項。但具體的實施形式仍在考慮當中。 ????廣州未來三天 ????仍將雨霧纏綿 ????氣象臺監測到,昨天露點溫度已經超過了被監測的地板溫度,典型的回南天現象第五次侵襲廣州,在羊城的大街小巷,不少光滑物體表面也難以避免地掛上了水珠。 ????昨天白天廣東以陰天為主,大部分市縣出現分散小雨,但雨量都在1毫米以下。廣州市區前天夜間到昨天早晨出現了小雨,廣州蘿崗觀象臺錄得2.4毫米降水,白天陰天,有零星小雨。氣溫還在輕微回升中,氣象部門監測到,昨天早晨最低氣溫17.6℃,比前天上升2.0℃,白天最高氣溫24.5℃,比前天上升3.1℃。 ????氣象臺預計,今天到周一沒有新的冷空氣影響廣東,各地受暖濕的偏南氣流影響,氣溫繼續回升,雨霧天氣維持,能見度較差,部分市縣會出現明顯回南天現象。逐日預報是,今天西北部和中部偏西市縣陰天有中雨局部大雨,并伴有霧,其余市縣陰天間多云有分散小雨,早晚有輕霧或霧。明天中北部市縣陰天間多云有小到中雨,其余市縣陰天有小雨。后天中北部市縣有中雨,南部市縣陰天有小雨,全省大部分市縣早晚仍有輕霧或霧。 ????廣州未來三天雨霧纏綿。因此雙休日廣州很可能繼續煙雨蒙蒙并伴有回南天,市民們如果出外的話,還要注意路面濕滑帶來的交通問題。而在氣溫方面則不用擔心,未來三天都將維持在較高氣溫水平。直到下周中前期,才會有新的冷空氣南下,氣溫將下降,天氣轉涼。 ????今年以來,廣東已多次飽受回南天之苦。“今年廣東的回南天來得早,次數也比較多。”氣象專家指出,回南天的多次出現,與冷空氣屢次南下也有關系。實際上,今年以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都呈現氣溫低、雨量大、雨日多的狀態。 ????盡管離入汛還有近兩個月,但江西和浙江兩省降水量分別比常年同期偏多七成和六成,部分地區甚至還出現了罕見的早汛。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的任福民解釋,這主要是由于冷空氣頻發,南方水汽輸送活躍,冷暖空氣交匯在南方地區,導致穩定有效的降水。 ????專家建議 ????綠色出行有助 ????改善空氣質量 ????日前,環保部要求,實施AQI指數后,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實行重點排放源限產限排、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業、機動車限行等應急措施。但目前AQI指數仍未正式實施,省市環保部門都表示,應急機制的制定仍在探討中。那么,除了企業減排外,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能為減少PM2.5做點什么呢?省環保基金秘書長袁征告訴記者:“機動車的排污對PM2.5的貢獻率很大,所以綠色出行非常重要,如果大家出門多騎自行車、多走路、多搭乘公交,而不是大量使用機動車,對空氣質量的改善會有幫助。” ????回南天空氣差 ????市民保健知多D ????“今年的回南天時間這么長,我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要"發霉"了!”在這個濕氣彌漫的季節,類似這樣的抱怨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在這樣的天氣下,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保護我們的健康呢?記者請來多家醫院的醫生為市民支招。 ????呼吸道最易中招 ????在忽冷忽熱、潮濕難耐的春季,呼吸道疾病是最容易使市民中招的一類疾病。據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急診科主任秦偉毅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出現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癥狀的患者約占該科急診患者總數的60%至70%。“在濕度高的情況下,一些本來就缺氧的病人,如慢阻肺、支氣管炎等患者,更容易因缺氧情況加重出現心衰等癥狀。”秦偉毅表示,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患者在最近也有所增加。 ????另一個與潮濕相關,卻很容易被忽視的健康隱患是煤氣中毒。秦偉毅提醒:“在空氣濕度高的情況下,煤氣更容易燃燒不充分,洗澡時一定要保證通風。” ????心血管病人注意祛濕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王清海教授表示,從門診的情況來看,最近一段時間前往該院就診的心血管病人中,出現胸悶、憋氣、胸痛等表現的患者明顯增加。他提醒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濕冷的春季,除了要注意保暖外,還要特別注意保持居家環境的干燥,“特別是臥室,在天氣特別潮濕時一定要注意除濕。”此外,他還建議市民在春季不要吃太涼或太油膩的食品,可適當多吃薏米、扁豆等有祛濕作用的食物。 ????吃蔬果雜糧防皮膚病 ????廣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馬萬里昨日介紹說,皮炎、濕疹、蕁麻疹是廣州地區春季最常見的三類皮膚病,其中尤以慢性濕疹最為多見。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腳氣病等皮膚病也有逐漸抬頭的趨勢。馬萬里提醒說,要想遠離春季皮膚病,除了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外,最好能夠多吃雜糧,如小米、玉米、淮山、蓮子等,可起到健脾去濕的作用。 ????老人孩子要防滑倒扭傷 ????在各大醫院的骨科,因地面濕滑摔跤導致扭傷、骨折的病例近期也不在少數。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張余表示,近日該科接診的跌倒病人主要集中在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活潑愛動的孩子這兩大人群。他同時提醒說,春季易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從而使風濕、類風濕及骨性關節炎等疾病更易發作和加重。 ????過敏體質兒童防哮喘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余德釗提醒父母們,潮濕天氣易加速食物變質的進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患急性腸胃炎的風險。此外,經常緊閉門窗容易導致空氣不對流,使感冒病毒在局部流行。 ????他還特別提醒說:“如果過敏性體質的孩子此前一直在吃哮喘方面的藥物,這段時間最好不要隨意停藥。”(李文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