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最新組織修訂并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首次將燕窩(罐頭裝燕窩除外)、動物源性中藥材、轉基因生物材料等列入嚴禁攜帶或郵寄進境項目。這也就意味著,內地消費者如想食上一碗燕窩,未來只能從中國內地市場上入貨了。 專家說法:通過減少流通渠道降低燕窩質量風險 為什么入境再也不可帶燕窩呢?食品高級工程師、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楊會長分析說,這與目前市面上流通燕窩品質良莠不齊的現象有關。市民可隨意從境外帶燕窩回來,有的是自用;有的則是直接投向市場售賣,也就是“水貨”。這部分燕窩未經過任何檢驗,質量好壞無人知曉。“禁止私自攜帶燕窩入境,從某種程度上講,是通過減少流通渠道來降低燕窩的質量風險。將重點放在合法途徑的入關把控上。” 如此一來,燕窩質量的把關就縮小到兩塊。一是產區的質量監控,據了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僅有的兩個可以向中國出口燕窩的國家,其中馬來西亞的燕窩出口占到中國市場的絕大多數——馬來西亞號稱年產燕窩600噸,90%以上銷往中國市場。在去年的燕窩事件后,馬來西亞方面正加緊制定燕窩行業標準,業內人士透露稱“行規很快就會出來”。二是對境內合法經營的燕窩進行質量監督。記者了解到,本月8日在廈門召開的國內首屆燕窩產品標準研討會暨燕窩產業標準化論壇上,有關專家表示,燕窩行業相關國家標準已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與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共同啟動,最快可于明年問世。 消費反響:購買途徑銳減,價格貴一半 過去買燕窩途徑寬廣,圖方便可以在內地市場選購;求放心者可以直接到馬來西亞等地旅游時順便捎上若干盞;到香港“進”些燕窩也是輕而易舉。現在,新規一刀斬,使得購買燕窩的路子成為一條“獨木橋”。 王小姐是一家高檔餐廳的老板娘,每周都會給家里人和自己燉點燕窩滋補養顏。她喜歡云游四海,每次去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地都會進一批燕窩;也經常到香港選購“靚”燕窩。她自己算過,在香港買1斤燕窩,跟內地相比,起碼比深圳至少便宜50%。 市場動向:燕窩價格未見上調 自從血燕事件后,記者發現不少燕窩專賣店都折扣賣燕窩,過年期間甚至有專賣店打出“5折”優惠。現在政策一出,會不會刺激燕窩價格上調呢? 尚盞燕窩的吳先生告訴記者,年后批發市場上的燕窩價格略有上漲,大概在5%左右。但在新規出來后,市面價并未出現攀升。“一方面,去年的燕窩質量事件影響猶在;另一方面,現在是燕窩淡季。但是相信未來的國內燕窩市場會打開,在價格上也會有所體現。”記者在店中看到,現在的燕窩依然折扣價進行中,從7.5折到9折均有,價錢大致在20元/克~40元/克之間。據了解,3月起,雨季燕盞就會上市,這是燕窩中的“珍品”,價格應該會往上走。 鏈接: 禁止攜帶或郵寄入境部分產品目錄 動物及產品類:包括所有的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昆蟲類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動物遺傳物質;(生或熟)肉類(含臟器類)及其制品;水生動物產品。 動物源性奶及奶制品:包括生奶、鮮奶、酸奶,動物源性的奶油、黃油、奶酪及其他未經高溫處理的奶類產品。 蛋及其制品:包括鮮蛋、皮蛋、咸蛋、蛋液、蛋殼、蛋黃醬及其他未經熱處理的蛋源產品等。燕窩也在被禁之列。 植物及產品類:包括新鮮水果、蔬菜、煙葉(不含煙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