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島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現場會暨“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青島港舉行 青島新聞網11月30日訊 11月29日,青島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現場會暨“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青島港隆重舉行。中央、省、市領導參觀青島港高技能人才技改成果展示,并為“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揭牌。這也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揭牌的全國第一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日前,國家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正式實施。這是適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該方案提出,以培訓技師、高級技師為重點,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藝、高超技能和較強創新能力的高技能領軍人才,并將重點實施技師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三個工作項目。 作為對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和青島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現場會在青島港召開,這也意味著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對青島港多年來重視人才培養的重視和肯定,并將進一步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青島市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多年來,青島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實施科教強港、科技強港、人才強港“三個強港”戰略,提升員工的主人翁地位,搭建員工的成長舞臺,培育員工的創新意識,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青島港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視高技能人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2人獲得省、市首席技師或突出貢獻技師稱號,97人取得高級技師資格、641人取得技師資格;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術工人的80%多,遠遠高于發達國家30-40%的水平。 多年來,青島港下功夫最大的是學習,收獲最多的也是學習。構建了集團、公司、科隊、班組四級學習平臺,從1989年以來,連續23年開展學政治、學業務、學技術、學文化、學實踐“五學”培訓活動,連續23年舉辦全員技術大比武,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員工素質由過去77%的員工、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學歷,發展到現在以6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和8200多名技術工人為主體的高素質員工隊伍。 多年來,青島港始終堅持“五不唯”的用人觀,“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觀,誰練出了絕活就用誰的名字命名、就獎勵誰,讓員工名利雙收。無論是種地的、扛包的,還是院校的、軍營的,人人把崗位當成了舞臺,把技術練成了藝術,人人都成長成才,成名成家。在國家、省市技能大賽中,有62人榮獲比武狀元,1700多人取得第二技能資格證書。 廣大員工干什么、學什么;練什么、精什么,崗位練兵、崗位成才,先后涌現出各類員工品牌430多個、崗位絕活1800多個。在崗位絕活的強力推動下,集裝箱裝卸“振超效率”連續8次刷新世界紀錄,鐵礦石接卸“孫波效率”連續15次刷新世界紀錄,“億瓶精裝”絕活使啤酒裝船16億瓶實現1瓶不碎。 多年來,青島港始終把“確保安全、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節能減排、縮短在港時間”作為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改善民生的“五大難題”。“十一五”以來,圍繞破解“五大難題”,廣大員工自主創新科技進步成果3700余項,工屬具革新成果2100余項,獲得國家、省、市、部各類成果獎187項,擁有專利436項。榮獲國家創新型企業稱號,是全國沿海港口第一家國家級技術中心、首個博士后工作站,全國首批“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青島新聞網記者 孫璐璐) 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簡介: 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屬于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也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揭牌的全國第一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位于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職工候工區,工作面積180平方米,投資200多萬元建成。工作室分展示區、工作研討區、實訓區三個區域。展示區主要展示集裝箱輪胎吊“油改電”模型、無動力裝車模型、裝車機模型、減速器模型等教學模具,方便開展教學;工作研討區主要提供各類專業圖書資料和工業培訓教材等,方便職工進行相關資料查閱;實訓區主要有門機模擬操作實訓系統、鋼絲繩探傷儀器等設施設備,可以直觀地進行模擬操作培訓。該工作室實現了生產技術攻關、新技術應用以及新項目、新產品的開發與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 “技能大師工作室”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人才工作規劃綱要》而推出的一個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許振超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立,將為高技能人才開展技術研修、技術攻關、技術技能創新和帶徒傳技等創造條件,推動技能大師實踐經驗及技術技能創新成果加速傳承和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