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09年4月23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軍60周年儀式上的中國海軍092戰略核潛艇。
菲律賓、韓國近日在相距遙遠的海域分別扣了中國的漁船及漁民,有些至今尚未歸還。各種海上糾紛在纏上中國,相關國家出手強硬,中國國內要求強硬回擊的呼聲日高。可以預見,如果周邊國家在與中國的海上摩擦中不加收斂,一些糾紛頻繁的海域突然爆發軍事沖突是遲早的事。
中國總體上不愿意用軍事手段解決海上糾紛,中國認為當前是發展經濟的“戰略機遇期”。但一些周邊小國的咄咄逼人逐漸使中國人悟出,它們把中國的戰略克制也當成自己的“戰略機遇期”,試圖利用這段時間擴張海上利益,逼中國讓步。
南海的這種情況尤其明顯。菲越等國的行為很像是趁火打劫,它們認為中國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它們可以搭團隊的車,起哄撈中國的便宜。它們不知道從哪里得來一些針對中國的心理優勢。
這種小國對大國的“機會主義戰略攻勢”,在歷史上很少見。但很顯然這種游戲并不好玩,因為中國有隨時中止這種游戲的力量。雖然“反擊”對中國意味著一定的麻煩,但如果那些國家當下制造的麻煩和“長痛”太多,延續它們的風險遠遠大于中國改變政策帶來的風險,那么“反擊”就一定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