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釣魚島
????中日關于釣魚島主權的爭執,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與周邊一些國家存在的領土爭端,這些問題在過去一段時間頻頻成為中外媒體上的熱點。中國民眾是否關注島嶼爭端呢?對于中國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普通民眾又有怎樣的想法呢?《環球時報》旗下的環球輿情調查中心于上周末在中國7個城市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九成的受訪者對中國與日本及其他國家之間的島嶼爭端問題表示出不同程度的關注;近六成受訪者認為中國應該堅持雙邊談判解決這些爭端;近八成受訪者不同意美國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島嶼爭端中起調解作用。專家認為,調查顯示出中國民眾對領土爭端問題非常關注且態度理智。
????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就中國與日本及周邊國家島嶼爭端問題于11月5日到11月7日以隨機抽樣的方式通過電話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沈陽和西安七個城市的18歲以上普通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截至11月7日中午12時,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共回收有效問卷1305份。調查結果如下:
????當問及“中國未來10到20年最主要的國家目標應當是什么”時,65.3%的受訪者認為是“加快經濟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國”;51.8%的受訪者認為是“促進民生進步,實現社會公平”;29.6%的受訪者認為是“加快兩岸統一進程,實現臺灣回歸祖國”。選擇“應對島嶼爭端,保衛海上領土”的占20.2%。還有2.5%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不知道”。
????調查結果還顯示,94.9%的受訪者對中國與日本及其他國家之間的島嶼爭端問題有不同程度的關注,其中表示“關注”的占59.0%,表示“一般關注”的占29.0%,表示“不太關注”的占6.9%。而表示“不關注”和沒有明確表態的受訪者則分別僅占4%和1.1%。調查結果還顯示,對于中國與日本及其他國家之間的島嶼爭端,男性受訪者的關注程度明顯高于女性。表示關注的男性受訪者比例為68.1%,比女性(49.6%)高近19個百分點;對島嶼爭端問題一般關注或不太關注的女性受訪者比例為43.7%,比男性(28.3%)高15個百分點;明確表示不關注的男性受訪者比例僅為3.1%,女性則為4.9%。
????當問及對“‘爭議島嶼’中國應采取什么樣的基本策略”時,認為應該“堅持中國主張的海上邊界,為落實這一邊界而奮斗”的受訪者占39.8%;認為應“堅持‘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策略”的占35.3%。另外還有18.3%的受訪者選擇“與爭議國展開談判,重劃海上邊界”。
????對于“中國解決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應采取什么方式”的問題,有59.3%的受訪者選擇“堅持通過雙邊談判解決”,36.5%的受訪者選擇“在必要時使用武力解決”,還有4.2%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說不清”。
????當問及“中國在處理島嶼爭端時,最應該避免的問題是什么”時,認為應“避免中國的島嶼被鄰國逐漸蠶食”的受訪者占52.9%,認為應“避免鄰國在美國的撮合下,結成‘反華同盟’”的受訪者占40.0%,有32.7%的受訪者認為應該“避免發生武裝沖突”,還有27.9%的受訪者認為應該“避免島嶼問題干擾中國對外開放的大局”。
????在島嶼爭端問題上,中國最應警惕哪些國家呢?環球輿情調查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美國和日本的受訪者比例最高,分別為47.4%、40.5%。認為最應警惕越南的受訪者占3.6%。選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的受訪者則分別為0.5%、0.4%、0.3%、0.1%。
????當問及“是否同意美國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島嶼爭端中起調解作用”時,七城市的受訪者中76.3%的人給予了否定回答;19.0%的受訪者表示同意美國起調解作用;還有4.7%的受訪者沒有明確表態。
????這份民意調查折射出中國民眾什么樣的心理呢?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沖突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蘇浩認為,最近領土爭端問題比較突出,網上炒得比較熱,一些強硬的觀點顯得很突出。
????但這份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在領土爭端問題上并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情緒化,還是很理性的。比如,理性地強調國家經濟發展超過感性地主張以武力保衛國家領土的觀點。還有主張通過談判解決的比例超過以武力解決的觀點。
????令專家感到意外的有兩點,一是民眾在南海問題上的認識與爭端的實際情況有出入。比如,對越南的關注度不高。二是有19%的人同意美國在爭端中起調解作用。這說明還有人沒有認識到,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只會“拉偏架”。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認為,調查顯示出民眾并不急于用激烈的手段解決問題。普遍認為通過長期發展,使國力強大,民眾生活水平提高是最重要的。
????此外,從一些調查結果的比例分配可以看出,中國社會目前觀點多元化、利益多元化,這將給外交決策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