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物:社科院專家、全國政協委員劉白駒
這種法律最開始主要是治安功能,后來又有救治功能,再后來就是國家如何支持精神衛生,怎樣保護被關進精神病院的人的權利、防止正常的人被關進去,變成病人和正常人共同的人權保護法。
——劉白駒
本報訊 起草歷時26年的精神衛生法草案昨日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共7章76條,涉及精神障礙預防、診斷和治療、康復、保障、法律責任等內容。
強制收治程序是立法核心
受國務院委托,衛生部部長陳竺向會議作草案說明。陳竺坦陳當前精神衛生存在的三大問題,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水平偏低、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時有發生,以及因強制收治程序缺失導致出現一些“被精神病”事件。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尚未制定精神衛生法的國家。陳竺表示,立法旨在確保精神障礙患者不因貧困得不到救治,確保有肇事肇禍危險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不因疏于管理而傷害自身或危害社會、他人,確保無需住院治療的公民不因程序、制度缺失而被強制收治。
精神衛生立法的核心是強制收治程序。精神障礙患者住院治療一般分為自愿住院和非自愿住院,但非自愿住院中又有兩種情形,一種為患者沒有對他人的安全構成傷害或危險的,一種為患者對他人的安全形成了傷害或危險。參與起草的專家表示,起草者在強制收治的醫學判斷和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學判斷上反復掂量。
“被精神病”責任人可能追刑責
精神衛生法草案,明確提出“被精神病”責任人可能被追究民事、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違背本人意志進行確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礙的醫學檢查的;故意將非精神障礙患者作為精神障礙患者送入醫療機構的;違反本法規定,非法限制精神障礙患者離開醫療機構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解讀
1 患者應該由誰送醫
草案規定: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發生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危險的,其近親屬、所在單位、當地公安機關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立即將其送往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
唐宏宇(北大第六醫院副院長):這條在操作中可能會出現問題,沒有區分哪些人是應當送,哪些人是可以送。比如近親屬有這個能力嗎?他能做的只是報案,別去激怒患者,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立即送往醫療機構”到底是誰送?很顯然,出現了危害他人行為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或刑法,肯定是公安機關送。但是,如果不做區分,出了問題都互相推諉,推來推去最后最推不掉的就是親屬。
2 誰能決定患者住院
草案規定:精神障礙患者發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險、其負有監護職責的近親屬不辦理住院手續的,由患者所在單位、村委會或者居委會辦理住院手續,或者由醫療機構在病例中予以記錄。
唐宏宇:疑似患者都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像這種已經發生了危害的,單位、居委會、村委會有權去決定限制人身自由嗎?這應當由公安機關決定住院。
3 能否實施外科手術
草案規定:禁止對已經發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實施住院治療的精神障礙患者實施以治療精神障礙為目的的外科手術。
唐宏宇:外科手術的標準不是已經發生了危害行為,而是壓根就不允許做,因為這是非常不成熟的治療方法,是全世界在業內都沒得到公認的實驗性的方法。
無論是什么樣的精神病人都不能做,除非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外科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法,必須通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查。
■ 觀點
“精神衛生法是人權保障法”
社科院專家、全國政協委員劉白駒:救護性強制治療也需要司法救濟
對話人物:劉白駒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研究員,十年前開始研究精神衛生立法問題,多次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精神衛生立法的提案。
限制人身自由必須立法
新京報:精神衛生立法的核心是什么?
劉白駒:考察精神衛生法的歷史,就可以知道,精神衛生法的產生主要就是為了規范非自愿住院問題。大家都認可的全世界第一部的精神衛生法是法國的,叫做“1838年6月30日關于精神錯亂的7443號法律”,主要就是針對非自愿住院的,40多條中30多條都是規定這個。
新京報:有人認為非自愿住院問題只是立法的一個方面,防治精神病才是更重要的,你怎么看?
劉白駒:從醫學角度看,精神病防治并沒有特殊到要單獨立法。單獨立法的以前只有傳染病,為什么?因為有隔離,限制自由必須要有國家法律。
新京報:那精神衛生單獨立法的依據也是這個?
劉白駒:限制人身自由就必須依據法律,這是一個基本的道理。
新京報:精神衛生立法中,醫學界和法學界一直有很大的分歧,主要的分歧在哪里?
劉白駒:主要是在救護性非自愿住院方面,也就是沒有社會危險性的病人本身不同意住院,他的家屬可以同意并強行送去住院的規定上。
醫學界不認為這種強制住院是限制了自由。他們認為病人沒有能力決定,應由親屬決定,這是為病人好。但是,我們不能排除有的家庭里會利用這個把精神正常的人送進去的問題。
醫學界認為,經過診斷醫生認為有必要,就可以決定非自愿住院。但我認為必須要有監督,要有程序,可以進行區別。如果保安性強制治療需要司法前置,這種救護性強制治療可以不要司法前置,有司法救濟就可以。
新京報:什么樣的司法救濟?
劉白駒:住院或者出去后可以起訴那個送他進去的人和失職的醫院。
新京報:必須要有這個?
劉白駒:必須。他不見得要走,但一定要給他一條司法救濟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