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達芬奇廣州店以保護消費者私隱為由,鎖上大門拒絕記者進入拍攝要求退款的消費者。本報記者莫偉濃/攝
一張達芬奇品牌的茶幾被廣州工商部門貼上封條。(莫偉濃/攝)
本報訊(記者何穎思、郭曉昊)昨日下午,廣州市工商局向本報記者確認,已對達芬奇廣州店進行立案調查,而且已掌握其涉嫌偽造產地的初步證據,詳細調查結果將于近期向社會公布。
東莞檢驗檢疫局稱
長豐家具無出口資格
據介紹,廣州工商部門目前正對達芬奇的各種經營行為展開進一步調查。
而廣東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昨日介紹,在央視報道“達芬奇事件”的當天(7月10日),東莞檢驗檢疫局就已經對長豐家具公司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長豐家具公司沒有獲得出口木家具注冊登記的資格,也從沒有向東莞檢驗檢疫局遞交過有關出境木制品及木家具生產企業的注冊登記申請,東莞局從未受理過該企業的任何貨物進出口業務的申報。
另據悉,東莞工商、質監、檢驗檢疫三個部門在7月13日組成聯合調查組,重點調查長豐公司家具產品質量是否合格、長豐公司家具產品的銷售流向和該公司與達芬奇公司的具體業務往來情況。
進口家具
并非法定檢驗商品
那么,對于進出口家具的質量是如何進行監管的呢?記者從檢驗檢疫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家具在《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中規定要實施檢疫,而沒有要求檢驗。就是說,進口家具并非法定檢驗商品,并不需要批批檢驗。但對于目錄外產品,國家質檢總局每年都有抽檢計劃,發現產品有涉及人身財產安全、健康環保項目不合格的,責令當事人銷毀或退運出境。對于進口家具也一般實施監督抽查。
而通常,出口家具需符合進口國技術法規的要求。據介紹,出口家具會對于出口企業,根據企業信用、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質量狀況,分4個類別進行監管。其中第4類企業風險最高,會逐批逐個產品檢驗,而對于綜合評定結果為優秀的1類企業,抽檢周期一般為一年一次。對于出口家具,會根據出口地當地的技術法規進行安全、衛生等檢測,比如出口地在意大利,則會按照歐盟相關技術法規檢測。
達芬奇代理9家美國品牌8家在華采購
本報訊(記者何穎思、郭曉昊)央視昨日報道稱,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供消息稱,浙江海寧卡雷諾家私有限公司為達芬奇家居生產過家具,卡雷諾公司生產的家具為美國品牌THOMASVILLE。而此前,達芬奇家居召開新聞發布會,已經承認代理的美國品牌有在中國采購。按照達芬奇提供的9家“美國品牌合作伙伴”名單(部分),其中8家都有在華采購,而有4家的主要原產地里不包含美國。
國際貨物代理公司負責人:
“游水”家具改原產地可鉆政策空子
本報訊(記者何穎思、郭曉昊)一名國際貨物代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不論是通過保稅物流區“一日游”,還是到國外“游水”回來,這兩種國內產品變為進口產品的做法本身并不違法,關鍵要看原產地申報時是寫中國還是國外,“打個比方,現在的索尼電視,很多都在中國生產,也是進口產品,但原產地都會標明是中國。”
那么通過國外“游水”或者保稅區“一日游”后,企業是否可以更改原產地?該人士表示,這里面的確有空子可鉆。因為原產地證明只要通過海關確認,以后一般間隔三年才會重新認定,而其間只要海關或者檢驗檢疫部門沒有懷疑,就可以蒙混過關。也就是說,公司只要第一批貨物獲得正規的原產地證明,以后批次的產品用國內產品“游水”替代,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這名負責人說,對于原產地的核查,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都可能進行核查,海關核查是為了確定關稅,而檢驗檢疫部門則是為了確定產品品質。不過核查的裁量權在這兩個部門手中,如果海關、檢驗檢疫部門覺得沒有必要,一般都不會查。
保稅業務管理部門:
企業違規與“一日游”政策無關
本報訊(記者賴偉行)“從保稅物流園區的操作規定上看,貨物進入之后是不可能修改原產地的。如果有企業更改,肯定是在不同批次貨物進出時做了手腳。”有保稅業務管理部門相關人士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達芬奇利用保稅物流園區的“一日游”政策,并不能實現更改原產地的操作,違規的主體是企業,與現行的“一日游”政策無關。
保稅業務管理部門人士透露,保稅物流園區具備保稅倉儲、保稅物流、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和國際轉口貿易等功能。一方面可滿足企業零庫存等需要,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加快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區港聯動,為企業節省碼頭費用。“原產地認證有明確規范,哪些工序、多少工序要在當地生產才可以貼上原產地標簽,只有那些在進口前已經完成所有工序,到埠后馬上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才可稱為原裝進口。否則,例如在東南亞完成了90%的工序,在中國大陸再進行最后組裝,雖然也可以貼上原產地為東南亞的標簽,但是最為規范的是還要注明分裝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