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鐘60萬 查封
床20萬 查封
杭州“達芬奇”停業 上海口岸上半年調查結果發布:達芬奇“進口家具”一成為國產 從這幾天媒體公開報道的情況來看,達芬奇主要存在產地造假、產品質量和虛假宣傳等問題。但這些問題,達芬奇公司方并未認可,因此,國家相關執法部門的認定尤為重要。此外,作為業界“潛規則”的“游水”是否合法,也需要一個說法。 有家具商表示,所謂“進口家具”和真 本報上海訊(記者李媛)昨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對達芬奇家具的初步調查結果:今年上半年,達芬奇家居公司從多個國家共進口木制品、木家具110多批計1500多萬美元;其中,上海口岸近10%的達芬奇“進口家具”是國內廠家生產。 據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初步調查,今年上半年,達芬奇家居公司經上海口岸進口的各類木制品、木家具,包括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捷克等歐美國家和越南、菲律賓、印度等亞洲國家的產品,還有一些“進口家具”實際來自國內廠家,共有11批。 其中,10批國產家具的生產廠家分別為浙江海寧某公司和寧波某公司。這兩家公司將家具“出口”至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后,賣給達芬奇家具的“供貨商”,再由“供貨商”銷售給達芬奇家具,并辦理入境手續“進口”,隨后運至達芬奇家居在上海的倉庫。經過保稅區“一日游”,國產家具身價大漲。例如,一張由海寧某公司生產的皮沙發,“一日游”后單價就上漲近200美元。此外,在今年上半年查實的達芬奇11批國產“進口家具”中,還有一批是運到美國以后再運回上海口岸進關。有消息稱,目前上海檢驗檢疫局查實的11批國產達芬奇“進口家具”,主要為餐桌、餐柜和牛皮沙發。 記者就此聯系負責達芬奇家具進出口業務的上海久盛報關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對達芬奇家具是否存在“一日游”情況、達芬奇向久盛提供的“進口家具”資料、久盛負責達芬奇家具報關業務的時間等問題,一概“不清楚”、“不知道”,并拒絕采訪。 每月都有“一日游”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監管處處長周國梁表示:“國產家具"一日游"的現象在達芬奇入境貨物報檢單中每月都有”。在此過程中,達芬奇須支付的費用包括保稅區倉儲費、人工費以及進口關稅等。 記者發現,達芬奇上海各家門店仍在正常營業,但與之聯系的消費者基本都為“退貨”而來。不過,店內工作人員回避了“產地”、“退貨”等消費者關心的關鍵問題,一直不作正面回應。 目前,上海檢驗檢疫局對達芬奇家具的進出口記錄進行逐一檢查,力爭查清每一批貨物的原產地,有關結果也將及時向相關部門通報。同時,上海工商部門將在近期發布達芬奇家居最新檢測結果匯總結果。 聚焦查貨環節: 現場搞掂很容易 打開柜門就關上 本報訊(記者何穎思)上海檢驗檢疫部門調查發現,達芬奇家居今年上半年進口的110多批家具有11批是國產。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家具是怎樣成功“游水”變身進口的? 昨日,熟悉進出口貿易的人士告訴記者,關鍵在貿易合同和查貨環節。比如A公司是有進出口資格的公司,它從國內的B廠采購家具,再與國外(如意大利)的公司簽訂進貨合同,這樣就可以拿到正規的貿易合同、發票和裝箱單等文件。 另一個關鍵環節是“查貨”。海關有人工查和電腦查兩種,如果“經營單位”的海關管理類別屬于“雙A”,99%的貨物都不會用人工查。“關鍵在查貨現場”,海關查貨的手段很多,有“全查”和“查一半”,還有X光機檢驗,到底采取哪種方式,由海關人員決定。“是否國內生產,其實可以分辨”,他表示,海關可以通過木質作辨認。 進出口貨物的檢驗檢疫同樣要求嚴格,對于“雙A”的經營單位,貨物可能只抽檢1次,但其他經營單位報關的貨物,就要批批檢驗。 既然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完全有手段甄別貨物是否國產,為何還會出現家具“游水”的問題?該人士表示,有時出現問題時可以“現場搞掂”,“有時看你跟他(檢查人員)熟不熟,熟的話打開柜門再關上就行。” 廣州工商查封達芬奇 大部分家具禁售 本報訊(記者郭曉昊)達芬奇家居廣州店內大部分產品被查封。昨日下午,記者趕到現場看到,店內大部分家具已被市工商局天河分局貼上了封條,禁止繼續銷售。被查封家具除了有問題比較集中的卡布麗緹品牌外,還有位于二樓的范思哲、KENZO等品牌。 昨日下午5時,記者在達芬奇家居廣州店內看到,放置在該店首層內的大部分家具均被貼上了印有“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河分局2011年7月14日封”字樣的封條。據了解,市工商局天河分局昨日上午前往該店,查封了一大批家具。 當記者試圖向店內工作人員了解情況時,這位工作人員稱自己是新來的不了解情況,況且這些問題也不是他們這個層面的員工能知道的。 據觀察,店內除了前來投訴的消費者和義憤填膺地前來指責商家的市民之外,并無多少顧客。 家具買了兩年 還在散發怪味 “我在你們這訂了超過15萬的家具,等了5個月,現在貨都沒到,我要求全額退款!”昨日下午,田小姐與友人一起到店里討說法,“我有朋友兩年前就買了你們的家具,到現在都還有甲醛味散發出來,熏死人了!” 田女士表示,之前過來索賠時,店方稱“等新聞發布會后再說”,昨日又稱“三天后再說”。“我和我朋友在他們店里買的家具都過千萬了,對于他們這種不負責任、不講誠信的態度我非常不滿意,一定會索賠到底!” 據記者了解,選購達芬奇家居的消費者多為生意人,也有部分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費者稱自己的錢來自炒房。“我們不偷也不搶,買家具的這些錢都是自己賺來的,現在感覺被騙當然很氣憤!”這些消費者當初為何看中了達芬奇呢?田女士表示,當初他們覺得該店負責代理銷售的不少國際品牌家具都是一流的,“現在看來不是那么回事!” 昨日下午,記者從市工商局及天河分局了解到,針對達芬奇事件的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等有了最終結果,我們一定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情況。”(李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