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中國城市居民中89%擁有住房。隨著城市化進程,合理解決供需矛盾成為樓市調整面臨的課題(資料片)
用公租房滿足租賃需求
中介哄抬租價將被嚴查
最近,國內部分城市房屋租金上漲比較明顯,租戶普遍感到經濟壓力加大,對此房地產市場監管司的沈建忠司長介紹說,目前熱點城市、重點城市、大城市租金上漲厲害,從房型上看中小套型的普通住宅房租價格也有所上漲,現在一線的大城市大部分達到500:1。
對此,沈建忠認為租金的調控應該也是房價調控的一部分。同時會加大供應,除了我們廉租房要加大建設力度以外,今年要大規模地建公租房。這樣就會解決相當一部分租賃需求,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需求。“鼓勵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專業性的公司來做出租住房的經營業務。”
據悉,今年住建部將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和《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已經出臺,這兩個辦法都對出租房的管理、中介機構、中介人員進行了規定,發現有哄抬租價、欺騙老百姓等違規行為的,要嚴肅查處。并且,目前正在修訂的《房地產法》,特別是對租客的權益要給予保障。
增加的住房供應
要剔除不合理需求
在房地產調控方面,住建部副部長齊驥說要緩解住房的供需矛盾,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二是在需求當中剔除那些不合理的住房需求,使得增加的住房供應的這部分,能夠絕大部分去滿足合理的需求。最近幾年,需求持續走高,這里不乏有一些屬于不合理需求。這些買房人,有的是考慮通脹預期,為了增值保值,有的是想通過房地產的交易來得到一些利潤。目前,調控的重點就是要把這部分消費者往后排一排。
記者了解到,涉及到社會參與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更多優惠政策將會體現在稅費減免,融資成本如何通過貼息或者專項貸款的方式來減輕。
據齊驥介紹,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城市居民89%擁有住房,其中約12%是原來的私有住房;有40%多一點是計劃經濟時代建的宿舍,其他不到40%一點是居民通過市場購買的商品住房。
政府如何籌集5000億資金
政府準備從哪里籌集這5000億元的巨額資金呢?齊驥說,首先,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資金,地方政府要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在財政預算中要列支一部分。今年嚴格執行土地出讓凈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比例不低于10%的規定。有些地方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土地凈收益計提比例提高到20%。“我們還開展了利用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試點工作,去年計劃了400多億元,今年還要有這樣一個指標。”
同時,今年中央代地方發行的2000億元的國債當中,地方要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特別是公共租賃住房建設。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的落實,我們還提出和建議了一系列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比如,在清理地方融資平臺時,保留了為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融資平臺,這個融資平臺可以繼續運作而且要發展。”齊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