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輸出勞動力東部大建“爐灶”
????27省份失業率不超4.6%
????九成省份"飯碗"設紅線
????在3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話題受關注。記者發現,有27個省份明確立下就業目標軍令狀,2011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各地還"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出臺了一些就業措施,如四川等8個勞務輸出大省就提出,抓好勞動力輸出轉移,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等。
????廣東、浙江等5個勞務輸入大省則提出,大力發展服務業、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小型微型企業。
????總體來說,中西部重視勞動力輸出,東部地區提出恢復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來增加就業。
目標
給老百姓找飯碗貴州定的任務最重
在3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其中27個省份均將城鎮登記失業率的目標控制在4.6%之內,其他4省區未提及。
此外,在給老百姓找飯碗方面,貴州定的任務量最高,表示2011年將確保新增城鎮就業135萬人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250萬人以上;其次是廣東,計劃新的一年將新增城鎮就業125萬人。
此外,河南、江蘇、山東,均要求就業人口新增達到100萬人以上。
措施
中西部往外“運”人東部大建“爐灶”
以安徽、貴州、四川三省為代表的中西部,歷來一直是勞動力輸出大省,基于其人口眾多且大量外出打工、在外地就業的社會結構,這三個省市的就業推進措施也出現相同之處:均將勞動力輸出轉移作為未來促進就業的一大主要手段。
在經濟發展比較迅速的東部地區,特別是廣東、浙江等地區,國內外的制造業和輕工業云集,就業措施具有特殊性。
以廣東為例,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廣東省政府稱將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加快建立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
展望
適當多給錢解決用工荒
專家認為,因為歷史的原因及經濟發展的布局,中西部地區二三產業發展比較緩慢,勞動力富余,自然在就業方面格外注重勞動力轉移以及輸出。
東部地區因為第二三產業發達,工業和商業集中,成為大量的勞動力輸入的目標地區。勞動力大量融入,東部地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既利己又利他。
專家建議,中西部省份應該著力發展第二三產業,這樣可以使本省的大量富余農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
東部地區在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大量人口就業的同時,也要發展高新技術、集約型企業,并適當提高薪酬待遇,解決近年來出現的“用工荒”。
專家支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室主任 李煒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彭劍鋒
廣西
措施: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等。支持勞務返鄉人員發展產業、創辦企業
安徽
措施:著力推進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全民創業,最大限度增加勞動者就業和發展機會
浙江
措施:推動全民創業,大力扶持初創型和微小企業發展。積極創造就業崗位,進一步重視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更加注重通過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積極開發公益性、服務性崗位吸納就業
上海
措施:堅持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創新小額貸款運作模式,完善房租補貼政策,幫助1萬人成功創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積極發展家庭服務業
江蘇
措施: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為勞動者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信息服務
廣東
措施:穩定和擴大就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大力發展服務業、就業容
量大的勞動密集型企
業和小型微型企業
福建
措施:鼓勵多種形式的就業創業,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大力扶持勞動者自主創業和自謀職
業;促進農村勞動
力轉移就業
湖北
措施: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
措施:抓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輸出轉移,不斷壯大勞務經濟
江西
措施:加大就業和技能培訓力度,更好地以培訓促就業,讓更多的人民群眾通過就業提高生活水平
湖南
措施: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創業孵化基地
河南
措施: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援助,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的就業問題
貴州
措施: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服務和權益保護,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