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本月起,我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全市統籌,七區五市參保職工和參保居民享受同等醫療保障待遇,就醫報銷更加方便快捷。昨日,我市出臺社會保險全覆蓋實施細則,我市的醫保網絡已經全面聯網,信息實現了共享,患者在定點醫院治療,出院時可立馬報銷醫藥費,不用多跑腿再回到戶籍地報銷。此外,七區五市的職工醫保將逐步統一繳費標準,保障水平普遍上漲。 關鍵詞·保障待遇 全市居民醫保無差別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自實施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來,統籌層次由最初的市內四區統籌擴大到七區統籌,膠南、膠州、即墨、平度、萊西市仍實行單獨統籌。這種分級統籌的模式,造成了各區市參保人的待遇水平不一致,就醫報銷的便捷程度不高。 從本月起,我市將實施醫療保險的全市統籌,將按照統一參保范圍和項目、統一繳費標準、統一待遇標準、統一基金管理、統一經辦流程、統一信息管理的“六統一”原則,七區五市參保人享受同樣的醫療保障待遇,在統一的結算網絡平臺實現方便快捷的即時就醫、即時報銷。 關鍵詞·新卡發放 五市居民近期就能領到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以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駐五市用人單位2012年前按照7%,2013年按照8%的比例繳納,2014年全市用人單位統一按照9%的比例繳納。在職職工以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仍按照2%的比例由所在單位代扣代繳。退休人員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五市自由職業者繳費比例按上述標準同步調整。 從今年起,七區五市的參保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將獲得統一的社會保障卡,自今年1月起,城鎮職工個人醫療賬戶金按全市統一政策標準計入,只能定向用于就醫或購藥。參保人可持卡在全市任何一家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原個人醫療賬戶金,以銀行卡或存折形式管理的,余額按原辦法用完為止。五市參保人社會保障卡的制作、發放、補換等日常管理工作,由五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征繳部門負責,近期將啟動新卡的發放工作。 關鍵詞·住院報銷 當場結算不用多跑腿 特殊疾病門診治療即門診大病,今年將實行統一的病種管理和報銷管理。全市參保人門診大病的資格審批工作,仍由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負責,其門診大病醫療費的報銷結算、年審及尿毒癥透析治療、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患者的特病補助業務,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由定點醫藥機構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納入當地門診大病統一結算管理體系。 五市參保患者的門診大病病種分類、審批及費用結算管理,均按全市統一政策規定辦理。原按當地政策辦理的門診大病,可繼續按原管理辦法執行至本人醫療年度終止,新醫療年度后一律按全市統一辦法進行規范。 醫療保險全市統籌后,七區五市參保患者可在全市定點醫院范圍內自主選擇任何一家醫院進行住院治療,刷卡辦理聯網確認、直接結算,執行全市統一的醫保待遇政策及管理規定,并納入各級醫保經辦機構統一的住院費用結算管理體系。“五市居民以前在七區看病,必須自己承擔全部費用,之后回五市報銷,造成了許多麻煩。”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后居民就診,可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出院時立馬結算,患者只需承擔報銷后的費用。 關鍵詞·異地就醫 外地就醫可選兩個醫院 參保人在青島市行政區域外異地醫療的,由轉診醫院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按全市統一政策規定和經辦流程辦理。其中,五市醫保經辦機構可在當地指定1-2家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作為承擔異地轉診資格的定點醫院,并報青島市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七區五市參保人在青島市行政區域內跨參保地就醫,不需再辦理異地安置、長期駐外、異地轉診、異地急診等備案審批及手工報銷等工作,原在青島市行政區域內辦理的異地安置、長期駐外等異地醫療備案信息自動取消,異地門診大病定點信息由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負責網上更改。 關鍵詞·社區醫保 街道衛生院也可當“定點” 醫療保險全市統籌后,各區市將執行統一的社區醫保政策,參保人可在全市范圍內任何一家具備相應資質的社區定點醫療機構,申請辦理社區門診大病、家庭病床、老年醫療護理以及門診統籌、雙向轉診等業務,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由定點醫療機構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負責辦理。 五市醫保經辦機構應針對當地社區醫保定點數量較少、業務發展相對薄弱的實際情況,加快發展社區醫保業務,可將符合條件的街道(鄉鎮)衛生院等一級醫療機構優先作為社區定點醫療機構,同時吸納各種社會力量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進入社區醫保服務領域。個別愿意承擔社區醫保業務的二級醫院,在設立專門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配備專門人員的基礎上,也可納入社區醫保定點。(記者 陳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