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澳大利亞科克本市市長羅根豪利特、副市長凱文亞倫一行率團赴勝景山河參觀訪問,當他們看到勝景山河黃酒博物館農耕文明、傳統山水、黃酒釀造沿革,不禁對于中國黃酒的淵遠歷史嘖嘖稱嘆。無疑,當黃酒作為中華文化的一脈綻放光輝時,它已超越自身,成為民族的代名詞,隨著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經濟軟實力將會越來越突顯,黃酒也必將走向復興,大盛于天下…… ?? 古酒國粹,源遠流長 黃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唯中國獨有,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其味甘,色清,氣香,力醇”,以色香味格著稱于世。 正如專業人士所說,黃酒的歷史就是中國酒的歷史,黃酒的傳說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黃酒因黃帝當年在洞庭山鑄鼎以此酒祭天而流傳千古。 同時,黃酒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如果說,民族獨有是黃酒的客觀存在,那么儒家文化就是黃酒的文化基因。黃酒的儒家文化根基——“和諧”、“中庸”之精髓,是弘揚黃酒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之源。無論是紹興黃酒、海派黃酒,還是湘派黃酒,黃酒的溫文爾雅、圓潤綿柔的品性,都與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不謀而合,更與中國人的生存法則相吻,內斂務實、不張揚,和為貴,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諸多地方風俗更是由此也與黃酒結下了不解之緣,讓黃酒融入到了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間。 除了民族、文化的共性,黃酒還有得天獨厚、扎根性很強的地域特性。從黃帝洞庭山以“黃帝之酒”祭天,到北宋時催生千古奇文《岳陽樓記》“巴陵壓酒”,從明時“怡興祥”酒行湖湘,到今天新型黃酒的行業領軍、香飄四海,歷經滄桑后的勝景山河黃酒仍然芬芳濃郁,特色鮮明,不同地區的黃酒,風格迥異,如同天下武林各門派,武藝精湛,在各自統領的區域大顯神通。 今天,傳統黃酒依然在不斷創新,向經典、高端化方向發展,如古越龍山借助強勢的品牌力、文化力和營銷力,其推出的五十年極品酒以及年份青瓷系列酒引領了黃酒高端市場。而現代的黃酒則愈加時尚了起來,適應消費者逐漸偏向低度、營養的轉變,清爽型新型黃酒走俏市場,以海派文化、懷舊情結為代表的上海老酒,勝景山河系列新型黃酒等,打破了黃酒的釀造傳統,不僅在口味上迎合清爽、低度化的需求,而且在時尚、現代感上大做文章,使黃酒行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一面。 黃酒的高檔化、個性化,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給黃酒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如果說,傳統是黃酒的根基,那么新型黃酒則是黃酒復興的先鋒。創新無限,無論是經典的精雕細琢,還是時尚的大膽創意,都能在適應著不同消費需求,黃酒必能創出一片嶄新天地。 ?? 抱團取暖振興行業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這過程中,我們可喜的看到,一些骨干黃酒企業一改以往埋頭苦干的形象,紛紛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正是這股群起效尤的合力,讓黃酒的關注度、認同度、喜好度得到了提升,也使得黃酒影響力越來越大,催生了“黃酒熱”的風潮,黃酒聯合出手的力量可見一斑!“眾人拾柴火焰高”,事實也充分證明,只有黃酒每一位成員的凝心聚力,才能產生的集群效應,才能激發黃酒整體的競爭力。尤其面對金融危機下的市場形勢,協同合作將行業做大做強是黃酒企業面對的共同課題。正如勝景山河董事長姚勝所說:黃酒企業要“抱團取暖”,共同做大做強黃酒產業蛋糕:首先要加強合作,共謀良策,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其次是合力宣傳,大力宣傳推廣黃酒,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黃酒的魅力,使飲用黃酒成為一種時尚。三是合力做大市場。黃酒市場發展的空間是無限的,企業之間多一些合作,就能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甚至獲得市場之外更多的驚喜! ?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黃酒已連續七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但不可否認,黃酒產業仍存在區域性消費、營銷投入不足等有待提升的地方。此外,不可否認的是,黃酒行業產量、規模在整個酒業中所占的份量不大,與白酒相比,整個黃酒行業的銷售收入不如五糧液,利稅不及茅臺。全國800多家黃酒企業,規模一千千升以下企業占80%,而一萬千升以上的近36家骨干黃酒企業占有了90%的黃酒市場份額,黃酒行業內“低、小、散”、集中度較低、兩極分化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黃酒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粹”,仍然任重而道遠。 ?? 創新驅動產業未來 在黃酒市場上,異軍突起的湘派黃酒勝景山河是最年輕一代的選手,其在近年來的高歌猛進,成為黃酒復興路途的一道靚麗的風景。而究其成功的訣竅,就在于它沒有固步于傳統黃酒歷史的局限,而是順應時代的節奏,通過創新三部曲,引領黃酒邁入新時代。 科技創新:創全國生物釀酒之先河 黃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唯中國制造。大型規模型黃酒企業都集中在江、浙、滬,他們都有幾十年上百年的生產經驗,勝景山河要在強手如林中站穩腳根,談何容易?董事長姚勝給自己定了一條:“不是第一就做唯一”的創業理念,在創業初期就大打科技創新牌。2005年自主研發成功了“四酶二曲一酵母—多種生物酶釀造黃酒的方法”,在全國首開生物酶釀酒之先河。被國家科技部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評為“科技創新獎”。 生物科技釀造的黃酒大大提高了黃酒品質,勝景山河研究和發明的“多肽黃酒”,豐富了營養成份,提高了口味的醇厚性,使產品更加香氣濃郁,同時縮短了生產周期,節省了設備投資,深受非傳統產區廣大消費者歡迎。就是憑著這只“受歡迎”的好酒,產能規模目前只是全國黃酒行業排名第七的小老弟一躍成為全國黃酒界專家、新型黃酒之父,全國黃酒海派、越派、湘派三足鼎立的湘派黃酒杰出代表。 ? ??創新離不開人才,勝景山河董事長姚勝常常驕傲地向別人介紹勝景山河公司的國寶熊貓——劉屏亞。正是這位劉屏亞主持研發了“四酶二曲一酵母”黃酒生物酶釀造技術,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此專利技術的運用,使黃酒的質量和貨架保存期大大提高,并獲得了2004年度、2005年度國家專利發明技術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成果獎及2008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三等獎。 管理創新:做傳統黃酒的顛覆者 國內大部分黃酒企業在品牌建設和營銷上還很幼稚,從而造成消費者對企業品牌認識模糊更有甚者產生錯覺。勝景山河打破傳統黃酒理念上的條條框框,采取揚棄與超越,積極拓寬視野,自覺地改變經營觀念、進一步樹立現代營銷意識,及時研究消費心理,加強研發擴大市場。這是取勝的關鍵。“沒有創新就等于衰死”,姚勝說,做市場一定要杜絕目光短淺的小意識,要創造良好市場競爭環境,就要先破除過去銷售方式的舊思想、老觀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整合內外資源,從觀念創新到文化創新,從體制創新到機制創新,從技術創新到管理創新,從原始創新到集成創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技術開發創新體系,通過不斷的調整和整合,凝聚力得到不斷增強。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勝景山河將國際思維滲透到市場管理,勝景山河在保證市場“穩”的前提下,不停地尋求一種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高速公路,已經鍛煉出了一支過硬的專業營銷隊伍,形成了四通八達、輻射全國的經銷網絡以及全方位的營銷服務體系。無論是在資金、網絡、管理團隊、管理經驗、市場拓展能力、策劃水平等方面,都逐步確立了自己的優勢。 營銷創新:不是第一,就做唯一 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不是第一,就做唯一”是勝景山河永無止境的追求。市場是交換商品的地方,是由人組成的,因此人就是市場。勝景山河建立起適應市場競爭的靈活機制,依靠國際化的視野,打造行業競爭力和影響力,強調與消費者、與市場、與經銷商積極溝通,充分挖掘產品的文化和技術優勢,并實施了一系列有效且獨到的營銷策略,以高昂的工作姿態投入到營銷大戰之中。其宣傳力度、渠道建設、品牌特色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市場競爭中建立長期的競爭力。2009年金秋,勝景山河古越樓臺“悟道”強勢登陸。通過“悟道”的成功,逐漸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勝景山河在技術和市場整合升級,于黃酒業界第一個推出了“可冰飲型黃酒”,進行營銷、產品的全新革新與突破,實現了戰略并進。 ?? 黃酒振興的中國使命,志在高,路亦遠,對勝景山河而言,這一條路連著夢想,還有激情,他們依然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