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陜西取消了“O”牌車。李景平教授認為,這說明陜西省的相關部門認識到特權腐敗的危害,是政府規范自己行為、自我約束的表現,值得肯定。他表示,要想有效推進公車改革,取消特權車比取消特種車更能贏得人們的贊同,因為特權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腐敗。 受訪專家表示,公車改革的關鍵在于監督給力。公車改革單靠政府自身很不夠,公眾、媒體等的參與和監督不可缺失。 “阻力問題 關于公車改革,我國有許多地方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像浙江省杭州市、云南省昆明市等。最近,湖北省直機關事務局購置的一批“公務自行車”上崗。讓決策者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舉措甫一出臺就受到公眾的熱捧。受訪專家認為,國家公職人員如果都能選擇如此環保、節能、節約的出行方式,那么,國家將節約一筆巨大的開支,把公共財政用在更需要花錢的地方。同時,官員酒駕肇事、公車私用現象也會減少許多。 |
上一篇:我只為領導服務,你們算個啥?
下一篇:官員炒房票,只是臺州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