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年,全市各類重點項目投資了6143億元,社會事業和民生項目花了370億元……昨日,市發改委召開了“輝煌的十一五”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我市在重點項目、改善民生以及資本市場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驕人成績。 形成5個千億級產業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一五”期間,全市累計安排各類重點建設項目602個,總投資6143億元。開工建成項 “其中,工業方面的重點項目占了309個,總投資2465億元,形成了家電電子、石化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5個千億級產業。”該負責人表示,我市通過對科技重點項目的支持,取得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包括時速350公里高速列車、LED背光模組、數字網絡家電、1000KV特高壓導線、智能交通等關鍵技術。截至2009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已突破9000億元大關,在先進制造業方面,“十一五”期間并帶動相關領域和行業占據了國內制造業的制高點。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濱海公路、海灣大橋、環灣大道、金水路改造、海底隧道、橋隧接線等項目的開工建設為青島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撐,為市民的出行、生活帶來了便利和快捷;東西快速路、山東路改造、海爾路-遼陽路立交橋、長沙路打通等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為青島市“四縱五橫”快速路交通體系創造有利條件。地鐵一期的全面啟動建設,將為未來大青島交通更加便利快捷奠定堅實的基礎。 軟件服務業快速成長 “雖然起步晚,但近幾年青島軟件業的發展速度不可忽視。”昨日,青島軟件園發展公司政工部王東告訴記者,2004年開建的青島軟件園經過6年的打造,目前已發展成為青島最大的軟件產業基地,聚集了微軟、用友、浪潮等150多家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其中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的外資軟件企業有30家左右,軟件研發人員5000余人。青島軟件園從最初的2億年產值達到了目前80多億產值,并且還在不斷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信息企業入駐,源源不斷地輸入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投資和稅收,解決就業的同時創造無污染、小損耗的產業價值,集群效益愈加明顯。 市南軟件園的成功只是“十一五”服務業發展成果中的一項。據介紹,按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的要求,“十一五”以來,我市在服務業方面推進實施重點項目175個,總投資2062.2億元,占全部重點項目投資的33.6%,包括前灣集裝箱碼頭、董家口港區的物流業建設;市南軟件園一、二期建成,成為輻射半島地區的外包服務高地;創意產業開始興起、港中旅海泉灣度假城等項目帶動了青島旅游業由傳統觀光游向現代度假游的轉變。 藍色經濟 日淡化海水3萬立方米 發電廠也做起了礦泉水生意?在大唐黃島電廠,記者的確見到了“華歐”牌純凈水,而這純凈水的“前生”則來自于大海。“我們是一家不‘喝’自來水的電廠。”中國大唐集團總工程師金耀華接受采訪時說,1997年,地處青島東部的黃島發電廠,每天要消耗淡水1萬噸左右。可如今,廠里已經全部采用海水淡化設備向鍋爐系統供水,日淡化量為16000噸,徹底告別了向自來水“要水”的狀況。如此一來,黃島發電廠每年可節約淡水160多萬噸。張寶瑞解釋說,沿海地區的火力發電廠,利用電廠的低壓、低溫余汽作為熱源進行海水淡化,是企業節約淡水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可行之路。近5年來,除了大唐黃島發電廠,青島發電廠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一期工程已經投入使用,處理規模為2800立方米/日,而去年,我市海水淡化能力已超過3萬立方米/日。此外,青島紅星化工廠的鉻渣替代白云石用于煉鐵燒結、白泥和二氧化硫雙向治堿渣等技術的應用,更為工廠周邊的環境保護立了大功。 |
上一篇:日淡化海水3萬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