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的青島,已經躍上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平臺。 清晰浮現的“環灣之城”,科學地疏解了城市發展的空間壓力。青島因而徹底走出了傳統帶狀城市的空間束縛,轉而以海灣型城市的全新姿態,在更為闊大的空間里,更為從容、更為自信地謀篇布局。 全新定義的“環灣岸線”,則成為這座城市 “轉方式、調結構”的絕佳載體。從傳統制造業突圍而出,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挺進,構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核心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區…… 而這一切,都導源于從2007年開始實施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城市發展戰略。 這一戰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島市委、市政府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確定未來青島城市發展路徑為重心的全新城市發展戰略。 正是在它的強力驅動下,這座城市踏上了精彩的蝶變之旅。在這“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替關口,以更高遠的視野,躍立山東半島,張望全球風光。 突破瓶頸,搭建發展新平臺 只有回到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中,回到這一戰略確立伊始的語境,才能理解“環灣保護、擁灣發展”對青島意味著什么。 那時的青島,正處在發展的又一個瓶頸。 城市既有空間趨于飽和,面臨著產業擴張和人口增長的巨大壓力。舊有的發展格局已經隱隱成為城市更上層樓的“天花板”。 在這一背景之下,基于對外在機遇的敏銳把握和對自身特質的戰略性洞察,市委、市政府科學、審慎、果斷地提出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城市發展戰略。 這一戰略所確立的沿膠州灣北上的“環灣”視野和“擁灣”抉擇,是這座城市空間布局一次重大轉型。 它徹底突破了昔日帶狀城市的空間模式,轉而沿膠州灣北上,依托主城,以環膠州灣地區為核心圈層,以即墨、膠州、膠南為內圈層,以萊西、平度及臨近的海陽、萊陽、高密、諸城為外圈層,構建多圈層擁灣發展的全新格局。 這樣的空間安排,刷新了“大青島”的定義,突破了城市發展的“天花板”,為青島的空間拓展和產業升級搭建起了重要的平臺。 多點突破,全新增長極發力 而現在,當我們注視這座城市時,赫然發現,隨著“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推進,傾力構建的環灣核心圈層已經強勢崛起諸多全新增長極,為城市發展提供著新的動力。 位于灣底的膠州灣北部地區是最先起步的組團,也是如今環灣核心圈層最奪人眼球的區域。 這片昔日的鹽田,被用“青島高新區主園區”重新定義,如今正崛起成為一座高端特色產業和創新創業要素快速集聚、生態花園式宜業宜居的科技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