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新聞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十一五”我市普惠性的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

來源:青島新聞網數字報 2010-12-27 15:15:19

  “沒想到能趕上投養老險,我選擇投最高檔,每月能領到733元養老金!”四方區上四方社區82歲的萬瑞蘭老人高興地來到居委會進行投保登記。

  今年3月我市正式啟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目前我市六個試點區市共參保83.5萬人,收繳養老保險基金7.1億元,為25.6萬人發放養老待遇3.1億元。“該制度的實施,標志著我市城鎮無保老人和農村居民都有了社會養老保險的制度保障,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基本實現了城鄉無縫全覆蓋。”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十一五”以來,我市堅持把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民生工作重點,到目前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全市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員增加到 168.1萬人,增長49.8%。全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增加到321萬人,增幅為64.2%。社會保障作為社會的 “安全網”,在“十一五”期間,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

  城鎮居民醫保覆蓋“無縫隙”

  今年76歲的陳玉霞老人,上世紀80年代隨家人來到青島。由于沒有正式工作單位,加上體弱多病,老人看病就醫一年下來的費用可不少。

  2007年,青島市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讓陳老太在這個醫保的“避風港”里,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

  “家里兒女都工作了,但收入不算太高。以前每年自己犯病后,很怕上醫院。那時感覺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個醫療保險,解決自己的看病問題”。陳老太的心愿終于在2007年7月份得以實現。

  “醫療保險是一項民心工程,牽涉每一位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只有得民心、順民意、謀民利,才能得到廣大參保職工的認同和支持。 ”談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出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這樣說道。

  我市2007年建立起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時啟動了七區居民醫保工作,將七區51.8萬老年居民、重度殘疾人、少年兒童、大中專學生以及非從業人員納入了醫療保險覆蓋范圍,有效解決了七區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難題。在此基礎上,2008年,我市又將居民醫保制度向五個縣級市延伸,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全市范圍內實現了“無縫隙”覆蓋。

  進一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十一五”期間,市內七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費的補助統一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老年居民、重度殘疾人和城鎮非從業三類人員的住院和門診大病各支付段的報銷比例提高了10個百分點;經過五次調整,我市七區城鎮職工醫療費最高支付限額由3.4萬元提高到15.3萬元,連同大額醫療補助制度的保障標準,參保職工每個醫療年度最高報銷額度可達到35.3萬元。

  據了解,在此基礎上,到2011年,我市要實現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的市級統籌和新農合全市補償方案的統一。居住在青島市郊的工人可選擇青島的定點醫療機構。而全市在推廣、完善參保人員就醫“一卡通”后,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需要異地報銷的市民報銷醫藥費就不用自己回原醫保所在地報銷了。目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正在按照國家、省部署,制定有關實施辦法。

  養老保險政策城鄉“全覆蓋”

  “今年每月退休工資比去年漲了之后,我跟老伴加起來漲了300多塊錢。 ”今年75歲的退休職工龐兆祿開心地告訴記者。

  家住北仲二路21號的龐兆祿,1952年參加工作的他于1996年退休。他告訴記者,他跟老伴都是企業退休職工,倆人的月收入加起來有3500多元錢,如果不得病,日子過得還算不錯,要是得病就有點緊張了。

  “最近幾年是養老金漲得最快的時候,每年平均能漲100多塊錢,今年是漲得最多的一年,我的退休工資每個月漲了200多,老伴的漲了150多塊錢,加起來這些錢正好夠我買藥的錢了。 ”龐兆祿告訴記者,因為自己的腿有病,每個月需要多花300-400元錢買藥,這本來對于他們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由于養老金漲了,這樣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也不大。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市共有企業退休人員40多萬人。從2006年開始,我市連續六年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進行調整,每年上調的幅度都在10%左右。 “今年企業退休人員的月人均養老金水平上漲到了1561元,相比2004年翻了一番。”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五年來,我市一項項惠及百姓的養老保險政策陸續出臺,帶來了養老保險機制的逐步完善,使“老而無憂,老有所養”這一美好愿景得以實現。

  去年,我市出臺“前補后延”參保新政策,將參保范圍擴大到繳費年限不足人員。對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繳費不滿15年無法享受養老金待遇的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申請延長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時間至65周歲,繳費年限仍不滿15年的,可一次性補足差額年限。這個政策的出臺,有效解決了繳費年限不足人員的參保繳費問題,全市的社會保險參保政策進一步完善。

  “按照統籌城鄉的思路,將城鎮無保障居民和農村居民‘合二為一’,制定了城鄉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國家新農保政策擴大到了城鎮未參保居民。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制度的實施,標志著我市城鎮無保老人和農村居民都有了社會養老保險的制度保障,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基本實現了城鄉無縫全覆蓋。

  截至今年10月份,我市六個試點區市共參保83.5萬人,收繳養老保險基金7.1億元,為25.6萬人發放養老待遇3.1億元。

  失業保險實現市級統籌

  在失業保險方面,至“十一五”末,我市實現了失業保險市級統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中,參保企業達到5.9萬戶,參保職工突破148萬人;累計征收失業保險費26.8億元,累計為25.3萬名失業人員和1.01萬名協保人員發放各項失業保險待遇11.02億元,期末累計結余15.8億元。累計新增城鎮登記失業人員91.8萬人,累計實現就業76.7萬人,期末結存登記失業人員6.2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繼續保持了就業形勢的穩定。

  “十一五”期間,我市四次上調失業保險金標準,七區失業金標準由2006年的278元提高到2010年的510元,增加232元,提高83.5%;五市由255元提高到450元,增加195元,提高76.5%。農民合同制職工一次性生活補助的發放上限調整為24個月,累計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6088萬元。完善并繼續實行失業保險金續領政策,為5208名距法定退休不足2年失業人員落實續領政策,做到一人不漏,一分不欠,失業人員各項待遇得到落實。

  “‘十一五’期間,我市注重發揮失業保險促就業預防失業功能,率先在我省建立實施了失業保險監測制度、失業預警制度,及時掌握全市失業態勢。整體就業形勢連續多年保持‘新增就業大于新增失業、就業增速大于失業增速’的良好態勢,‘十一五’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十一五”期間,我市共征繳工傷保險基金85787萬元,共為2.5萬人支付工傷保險待遇63315萬元。生育保險人均待遇增加到12680元,較2006年增幅達34%。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水平,近年來,市人社局通過“青島市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征繳社會保險費,為參保單位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并有效地確保了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與完整。

  “‘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征繳社保基金模式,實現社保財務部門‘管錢不摸錢、收錢不見錢’,從源頭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進一步簡化社保繳費流程,為繳費單位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務。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賈 峰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創先爭優活動在我市各行業各領域深入開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新龙县| 宜良县| 抚松县| 图木舒克市| 昭通市| 平泉县| 荥经县| 通山县| 蓝山县| 建昌县| 新兴县| 庐江县| 贞丰县| 色达县| 沈丘县| 墨竹工卡县| 内黄县| 尉氏县| 玉溪市| 加查县| 周口市| 黄陵县| 罗源县| 开原市| 克东县| 兴隆县| 永登县| 前郭尔| 依安县| 忻州市| 甘肃省| 东港市| 阜宁县| 贡觉县| 巴彦淖尔市| 成都市| 方正县| 铁力市| 米易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