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擔保中心相關負責人考察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擔保中心努力改變傳統思維,一手抓風險控制,一手抓工作創新,用“三大招數”攻克上述“四個難點”,打開了工作局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轉變傳統貸款模式,首推“集合貸款”和“產業鏈貸款” 單個的小企業取得銀行準入和授信很難,于是擔保中心化零為整作“集合”,創新提出“集合貸款 自去年以來,市擔保中心在城陽和即墨組織了4個千萬元以上的集合貸款項目,分別為軌道交通行業、亨達制鞋產業鏈、水處理行業和汽車銷售行業。 今年五月,擔保中心為城陽區軌道交通核心企業——威奧集團擔保的4500萬貸款包已到期安全撤保。去年五月,該企業因訂單猛增和擴建廠房而導致流動資金嚴重不足,擔保中心聯手青島銀行,促進青島市首筆中小企業集合貸款在城陽區簽署協議,為威奧集團及其5家配套企業“打包”發放了4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這筆貸款為6家企業增加10億元的訂單,僅威奧一家就增加產值1億元,增加就業200人。如今威奧集團的新廠房已經辦理了房產證,符合了銀行的貸款條件。 除集合貸款擔保外,擔保中心還首推“產業鏈貸款模式,選擇產業鏈核心企業為龍頭,上下游企業為目標,圍繞產業鏈組織擔保貸款。既擴大業務體量,滿足銀行的要求,又能加強核心企業與配套企業的聯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成長,而且使擔保中心能夠有效地規避風險,一舉三得。擔保中心去年為即墨亨達集團及其配套企業進行了擔保貸款,如今均已安全解保。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為響應中央、省市委提出的“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擔保中心重點扶持技術水平高、核心競爭力強、節能環保的產業,已先后為青島海諾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銀河水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康和環保有線公司、小川環保設備有線公司等污水處理和中水處理企業進行打包貸款擔保,完成環保類企業貸款擔保額達9600萬元,占擔保中心當前在保余額的近七分之一強。上述企業利用貸款取得的流動資金更新了設備,大大提升了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的產能。 在積極開展“集合貸款”的同時,擔保中心正實踐探索開發中小企業集合信托等產品的可行性,力爭為我市企業廣開融資渠道,為經濟發展鋪路。目前擔保中心正對汽車銷售和維修企業的集合信托業務進行可行性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