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120多名科考隊員將搭乘“雪龍號”科考船從廈門起航,前往北冰洋區域執行我國第四次北極科考任務。上午記者經多方聯系、采訪了解到,在這次北極科考中,14名青島科考隊員參與其中。本報記者獨家聯線正在科考船上整裝待發的青島科考隊員,解讀我國第四次北極科考。 ????85天科考跨越兩大洋 ????據了解,此次我國的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北極海冰快速變化機理”研究、“北極海洋生態系統對海冰 ????考察隊計劃9月23日返回上海,歷時85天,是我國歷次北極考察時間最長、人數最多的一次。 ????探究北極海冰變化及影響 ????北極地區同全球氣候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近30年來的監測表明,北極地區氣候與環境正在發生快速變化,北冰洋區域夏季海冰面積逐漸減小,由此引發的氣候與生態環境的變化,已引起世界范圍內科學界的普遍關注,該地區已經成為研究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的前沿區域。 ????我國作為北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受北極地區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影響最為直接、快速而深遠。我國曾于1999年、2003年、2008年開展過三次以“雪龍”號科學考察船為平臺的北極科學考察,系統觀測了海冰、海洋和大氣變化,探討了北極海洋環境快速變化與我國氣候的關系,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學考察數據。作為第四個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的組成部分,我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北極海冰快速變化機理研究、北極海洋生態系統對海冰快速變化的響應兩大科學目標,在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門捷列夫海脊等海域,開展與海冰大范圍融化相關聯的大氣、海冰和海洋過程觀測,以及生態系統多學科綜合考察。明日,“雪龍號”將從廈門起程,途經日本海,進入白令海,并考察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等海區。 ????具 體 任 務 1 ??? 1700米深水回收潛標 ????陳紅霞將進行物理海洋方面的科考。 “第一項是潛標與浮標作業,第二項是水文學站點常規作業,第三項是物理海洋學走航。 ”首先在潛標與浮標作業中,他們將回收2008年第三次北極科考時布放的潛標,成功回收后,將再布放一套潛標。在水文學站點常規作業中,將以船為平臺,進行包括溫度、鹽度、深度、流速、流向、溶解氧、葉綠素的綜合檢測,并對特定深度的水樣進行采集。在物理海洋學走航中,將進行XBT、XCTD的觀測。 ????據介紹,2008年第三次北極科考時在楚科奇海布放的潛標,水深1700米,是我國第一臺在極地深海長期布放的、進行多要素綜合觀測的潛標,造價不菲。 ????具 體 任 務 2 ??? 查明北冰洋浮游生物鏈 ????在此次北極科考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科研項目 《北冰洋海洋食物網結構及與其海冰變化的關系》。正在船上的陶鎮鋮博士告訴記者,這項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揭示北冰洋生態系統中浮游和底棲食物鏈在生態系統營養結構中的作用和貢獻,以及現有格局與海冰覆蓋等環境因子的關系,探明制約北冰洋(主要是楚科奇海)浮游生物鏈作用的主要生物、生態和環境因素。 ” 記者 董真 ????相關 鏈接 在北極能吃蔬菜能上網 ????真正的北極生活是什么樣的?多次參加極地考察的陳紅霞教授表示,現在北極正處在夏季,處于海冰的融化和海冰最開闊的時間,也是做海洋調查最理想的時期,但即便如此,也不乏海冰。 “科考船的噸位比較大,生活保證能力比較強。 ”他表示,科考隊員可以吃到蔬菜,也可以上局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