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島軟件園發展現狀及特點
和國內起步較早的軟件園相比,青島軟件園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蘊涵潛力大,已成為青島市軟件及IT服務外包產業當之無愧的主導力量。由于青島軟件園擁有完整的綜合信息平臺、辦公平臺和服務平臺,為企業發展軟件及信息產業提供了良好基礎和環境,園區企
(一)依托區位優勢,形成“一園多區”發展格局
自2002年青島軟件園被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以來,軟件園區建設順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已形成“一園多區”的布局模式,在青島軟件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主導和支撐作用。
青島軟件園地處我國東部經濟社會相對發達地區,投資環境優越。基礎教育發達、科研環境良好,電信設施完善,商務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優勢明顯。“一園多區”的布局模式,正是依據青島市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基礎條件,基于城市已有的建設格局和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特點,整合、盤活存量資源、優化配置增量資源,發展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業走出的一條創新之路。這既是青島軟件產業迅速發展的動因之一,也是成功的經驗所在。
“一園多區”由市南園、高新園、海爾信息產業園、海信軟件產業園和鰲山園(墨鰲山外包產業基地)構成。其中,海爾信息產業園和海信軟件產業園是以龍頭企業為主構建的專業園區,主要圍繞多媒體、家電、通信等IT產業開發。而鰲山園區是規劃建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要發展方向的國際化新區。鰲山園區與市南園區在產業與空間布局上形成互補、互動關系,鰲山園區的發展目標是集教育、人才、產業、居住為一體的國際性IT服務外包基地,包括外包企業辦公區、軟件學院教學區、IC產業區和居住區。
青島軟件園“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有利于加強園區間產業聯系與企業合作,促進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園區間的協調發展、優勢互補,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避免發展雷同,通過各園區增強綜合競爭力提升園區的整體實力。
|
上一篇:科技日報:青島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