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進入 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圖(2006—2020) 規劃確定“依托主城、擁灣發展、組團布局、軸向輻射”的空間發展戰略。 依托主城 主城,即青島市的中心城區,是青島市行政中心,是青島市文化教育、科技研發、金融商貿、商務會展、旅游度假、產業綜合服務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區,是青島市未來發展的重要依 規劃以強化主城的內涵式發展、穩步提升老城區功能、有序推進新城區建設為目標,以改造和提升青島主中心、嶗山及黃島副中心為重點,全面增強主城的綜合實力,提升主城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網絡、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老城區與新城區的聯系,實現新、老城區的合理分工與有機協作。 以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完善設施配套、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全面引導舊城舊村的更新改造,加強現代服務業發展與舊城舊村更新改造之間的聯系,積極為現代服務業發展尋找空間,為舊城舊村更新改造尋找主題,重塑城市新形象。 擁灣發展 全面貫徹“環灣保護”的理念,以膠州灣為生態保護核心,以嶗山風景名勝區、小珠山風景名勝區為生態保護重點,依托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洋河四條主要河流構筑生態控制帶,積極加強陸域河流的治理和保護,科學規劃利用并有效保護好膠州灣的生態岸線與港口岸線,合理有序的引導工業岸線轉換為城市經濟與生活岸線,確保環膠州灣地區的生態安全。 科學引導城市空間拓展,重點強化環膠州灣地區團島-老港區、四方李滄西部地區、臨空經濟區、高新技術產業新城區、膠州沿海地區、紅石崖地區、石化產業區、前灣港地區、海西灣地區等中心組團的分工合作與協調發展,切實增強環膠州灣地區的綜合競爭實力和對外輻射能力。 依托環膠州灣地區,積極輻射和帶動外圍地區,構建以環膠州灣地區為核心圈層,以即墨、膠州、膠南為內圈層,以萊西、平度及鄰近區域為外圈層的多圈層擁灣發展格局,積極促進各圈層的合理分工與有機協作。 組團布局 嚴格保護海灣、山體、河流、濕地等自然生態地區,有效保護和控制農業生態地區及各類重大市政、交通走廊,合理控制城鎮發展規模,嚴禁城鎮空間的隨意擴張和無序蔓延。 依托綜合交通走廊,著重強化城鎮的集聚化、緊湊型發展,積極完善城鎮規模等級結構、職能結構,全面推進青島市各規模等級城鎮的組團式布局、網絡化發展。 重點建設中心城區和膠南、膠州、即墨城區以及外圍的平度城區、萊西城區,科學規劃建設濱海沿線的瑯琊組團、鰲山組團、田橫組團,合理引導城鎮組團的有序發展,積極發展重點鎮。 軸向輻射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沿三條區域城鎮發展軸向外輻射拉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形成由中心城區向外軸向輻射、點軸分布的網絡狀城鎮空間布局結構。 依托濟青高速、膠濟鐵路,形成中心城區-膠州-平度-濟南發展軸。重點發展膠州市、平度市,并與半島城市群的濰坊、淄博、濟南市相協調。 依托藍煙鐵路、青威高速、煙青一級公路,形成中心城區-即墨-萊西-煙威發展軸。重點發展即墨市、萊西市,并與半島城市群的煙臺、威海市相協調。 依托同三高速、204國道,形成中心城區-膠南-日照發展軸。重點發展膠南市,并與半島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協調。 >>>>>>點擊進入 城市規劃區用地布局規劃圖 |
上一篇:展望青島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