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2小時與專業不對口 是實習還是打工?
50余名學生懷抱希望千里迢迢赴廈門實習,到目的地后才發現,所謂實習就是打工,且與專業知識并不對口。連日來,幾名學生偷偷跑回武漢,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遭遇。
這幾
名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就讀于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南湖校區網絡技術專業,現讀大二。
今年4月,學校安排他們一行50多名學生,前往廈門一家電子工廠實習。
臨行前,校方稱此次實習是他們班的最后一次機會,專業對口,且實習環境和待遇都不錯。但當他們來到廈門后,發現該廠環境和待遇與學校所講的相去甚遠。住房12人到24人一間,每天要上12個小時的班,實行“兩班倒”,工作強度很大,沒有正常的休息日,“五一”黃金周也只放假一天。實習內容與專業根本不對口。
待遇方面,校方和廠家稱扣除食宿后,每月能拿到1200元薪水。學生4月18日進廠,當月結算工資時,12天才200余元。這幾名偷跑回來的學生因“擅自離職”,實習一個月后一分錢都沒拿到。學生們說,他們中有些人其實可以自己找到更好的實習單位,但校方有言在先,不是學校安排的實習單位,學校不予承認實習成績。不過,他們中也有“幸運者”,據一名未去廈門的學生稱,他應輔導員要求,交了700元才被允許自行找實習單位。
記者在該校采訪時,實習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彭明稱,學校聯系的實習單位都非常正規,他還當場向記者出示了一份對方單位發來的傳真。記者看到,這份傳真是一份“招工啟事”。“生產電子元件,仍然在網絡技術專業范圍內,且工作強度也不大,超出8小時工作制以外的都有加班費。”彭明稱,學校安排的實習不帶強制性,但希望同學們在學校安排的實習單位至少實習3個月后,再自行找實習單位,這也便于學校的統一管理。
對此說法,學生們認為太牽強:“這哪里是統一實習,分明是集體打工,毫無創造性的簡單作業,什么專業知識都學不到!”(崔逾瑜、周壽江、喻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