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指揮”不合格食品撤柜
市北工商食品安全信息指揮平臺昨啟用
早報訊
“各超市:以下產品經市工商局檢測不合格,責令停止銷售。”昨天上午,臺東一家大型超市的食品安全負責人收到這
樣一條短信,隨即察看超市內是否有不合格食品銷售。據記者了解,短信是市北工商分局從新建成的食品安全信息指揮平臺上發出,市北轄區內所有超市相關負責人均收到了這條信息。
群發短信1分鐘完成
昨天上午,記者在市北工商分局看到,他們建成的食品安全信息指揮平臺內將轄區各工商所、商場負責人的手機號碼全部分類,將內容不同的短信發給相關人員,這個過程只需不到1分鐘。
“遇到緊急情況特別管用。”工商人員告訴記者,日前發生的咸鴨蛋檢出蘇丹紅事件,他們就使用這種方式通知各單位責任人,要求將此種產品全部撤柜,保證消費者安全。
短信“指揮”商品撤柜
昨天上午,市工商局又公布了對食品和學習用品市場的監測結果,8種不合格食品和4種學習用品被曝光。市北工商分局接到市局通告后,立刻將各種不合格產品的名稱、商標、規格、批次輸入電腦,通過食品安全信息指揮平臺發給各商場、超市的相關負責人。
“這種形式挺新穎,也很方便。”記者幾分鐘后聯系臺東一家超市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已經接到這條短信,目前已安排工作人員察看商場內是否有不合格產品銷售,如果發現后立刻將它們撤柜,并報告工商部門,由執法部門追查不合格產品來源。
(段海鷹 韓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