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世紀行”探訪市區北部河道治理
同時視察濱海公路北段工程
本報訊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今年“環保世紀行”第三次集中采訪活動昨日將目光聚焦在市區北部幾條過城河道的綜合治理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長聚,副主任張
先平、魏景瑞、馬論業、宗和參加活動,并視察了濱海公路北段工程建設情況。副市長羅永明代表市政府匯報了相關情況。
徐長聚一行首先來到濱海公路仰口隧道處視察,向市交通委了解了工程進展狀況。之后又先后到鄭州路河、李村河、大村河等河道沿岸,視察河道的截污、筑壩、清淤、景觀建設等綜合治理情況,并聽取了四方區、李滄區及市發改委的工作匯報。
據了解,為解決北部城區河道臟、亂、差的問題,我市逐年加大了對北部城區河道的整治力度。2004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約28億元對李村河、大村河、板橋坊河、鄭州路河道、杭州路河道、樓山河等6條河道進行了綜合治理,并結合道路改造和城區開發實施了地下管網建設。目前,大村河、杭州路河道、鄭州路河道、板橋坊河已完工,李村河中下游治理工程、樓山河治理工程正在實施當中,預計年底可基本完工。
徐長聚在視察中指出,整治北部過城河道不僅是事關人民群眾生活、青島市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大事,而且是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以及推進青島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通過市區兩級政府的共同努力,北部幾條主要過城河道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治理工作初見成效,但是與城市生態河道、景觀河道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當前,對于過城河道的治理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要保。即保持河道的暢通,保護好治理的成果,保護好兩側的自然景觀。二是要治。即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包括繼續加大截污力度、新建和擴建污水處理廠等,形成河道治理的長效機制。三是要綜合協調。即在河道治理的設計等過程中綜合考慮泄洪、生態和環保功能,考慮其與周邊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協調。徐長聚還要求有關區政府和部門加快河道治理,盡快使其成為城市生態景觀河道,為改善沿河區域居民生活環境和整個城市景觀作出應有貢獻。
談及濱海公路北段建設,徐長聚要求有關部門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道路后續配套設施的完善以及兩側環境及自然風貌的保護,使其不僅成為一條交通大道,還要成為我市一條主要的景觀大道和環保大道。(本報記者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