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我國第一鐵路長隧——全長20.05公里的烏鞘嶺特長隧道雙線開通運營,標志著長222.91公里的蘭新鐵路蘭(蘭州西)武(武威南)段新增
二線鐵路全面建成通車。
隴海、蘭新鐵路實現雙線運輸
蘭新鐵路蘭武段,是我國鐵路網“八縱八橫”中重要的“一橫”——歐亞大陸橋通道的組成部分,也是內地連接新疆和甘肅河西地區的主要通道。
自2003年隴海鐵路寶雞至蘭州段增建二線項目完成后,蘭新鐵路蘭武段承擔了新疆和甘肅河西地區近90%的旅客運輸和45%的貨物運輸,同時也成為歐亞大陸橋中唯一的一段單線鐵路。
蘭武段既有線路修建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全長281.54公里。在日均開行客車13對和行包1對的圖定條件下,鐵路滿足率僅為30%。
隨著蘭武二線的開通運營,蘭新鐵路將成為一條雙線一級鐵路,旅客列車設計最高速度可達160公里/小時,運行時間將由254分鐘縮短為153分鐘,列車牽引質量從上行2300噸、下行1800噸均提高到4000噸。遠景年輸送能力可實現貨運5000萬噸、客車40對。“蘭武二線采用了全封閉、全立交的建設方案,全線僅人畜立交就增加150處,方便當地群眾的通行,有效確保沿線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蘭州鐵路局局長朱友文說,蘭武二線的全面建成,消除了歐亞大陸橋運輸的最后一段“瓶頸”。
多項技術創新 工期縮短38個月
烏鞘嶺隧道工程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烏鞘嶺位于山脈斷層之上,洞身穿越4條斷裂帶組成的擠壓構造帶,處于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的高地震烈度區。建設者們開展科研攻關,提出不同區段圍巖物理力學參數的建議采用值,用于設計和施工,提高了施工質量。
蘭武二線在工程技術上還實現多項創新。河口南黃河特大橋上率先采用了小半徑連續彎箱梁,其半徑之小創全國鐵路之最,設計、施工技術均為全國首次應用。
烏鞘嶺特長鐵路隧道的順利完工,改變了鐵路選線中不敢采用特長隧道的觀念,可以說,沒有烏鞘嶺特長隧道的施工經驗,就不敢選擇27公里長的太行山隧道和32公里長的關角隧道。同時,烏鞘嶺隧道中創造的施工經驗,對今后線路的走向和隧道的快速施工具有借鑒作用。
2002年12月18日,蘭武二線開工建設,建設工期預計為78個月。2003年2月,鐵道部組織專家經過實地反復調研,對工期問題進行多方論證,最終將全線總工期優化到了40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