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學生馬霞(右)、鄭彩蘭
失蹤學生汪利軍(右)和同學合影
失蹤學生劉強
事發隴西 家長稱兩次報案 當地公安機關以無證據為由不予立案
2005年2月28日,甘肅隴西縣7名聾啞人在一夜之間突然失蹤,數月杳無音訊,是年6月中旬,失蹤者汪利軍從廣州向隴西縣城關小學特教班賈文祥老師發來求救信;2005年9月底僥幸脫逃的聾啞人何世忠在隴西也向賈老師發出求救信,希望老師告知警方盡快解救被拐騙到廣州的另外6名聾啞人。其間,家屬先后向警方報案并提供了相關信息,同時根據失蹤聾啞人提供的情況3次到廣州尋找,但始終沒有發現失蹤聾啞人的身影。
這是隴西縣發生的第三起聾啞人被拐騙的事件。今年2月20日、21日,本報記者在隴西縣調查采訪時,令人不解的是,事隔近一年,這起拐騙事件卻沒有任何進展!
事發:7名聾啞人失蹤
2005年2月28日(農歷正月二十)晚上,家住隴西縣城北關三園街的劉進財極度的恐慌和不安——因為其在縣城福利廠打工的18歲的聾啞兒子劉強一夜未歸。與此同時,家住縣城的劉永紅也為女兒劉晶遲遲不回家而焦急萬分。
劉晶的母親回憶說:“孩子從隴西城關小學特教班畢業后,在縣城親戚那里學裁縫,農歷正月二十那天中午劉晶回家吃飯,下午1時許又去學裁縫,并沒有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平時劉晶晚7時就回家了,可這天家人一直等到晚上9時了劉晶還沒有回來。”劉晶的父母在四處尋找沒有消息后,便找到孩子的電話簿,結果上面的電話號碼全被劃掉了,在影集里卻夾著一張短短的留言條:“我出去打工,與汪利軍一起走。”
據了解,2月28日晚同時失蹤了7名聾啞人,都曾是縣城城關小學特教班的學生。他們是:18歲的劉強、19歲的劉晶(女)、18歲的鄭彩蘭(女)、20歲的何世忠、21歲的康小鵬、22歲的汪利軍、18歲的馬霞(女)。焦急萬分的家長們初步判斷,他們可能是結伴出走的。
之后,聾啞人失蹤事件逐漸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劉進財告訴記者,大概是去年正月十五,這些聾啞人在隴西縣城鼓樓聚會,正月二十(2月28日)他們在文峰鎮再次集會。據文峰鎮的一位出租車司機講,因沒有買上車票,2005年2月28日下午,這7名聾啞人乘坐一輛黑色桑塔納和一輛面的趕往定西。家長們猜測,他們可能是被人集體騙走或者商量一起出走的。而被人騙的可能性更大,因為隴西已經發生過兩起聾啞孩子被拐騙到漢口、蘭州等地的事件,這次失蹤的孩子當中,有的曾被拐騙過兩次。2005年3月,聾啞人家長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希望公安機關幫助尋找失蹤的聾啞人。
反映:政法委書記作批示
2005年6月下旬的一天,隴西城關小學特教班的賈文祥老師收到了一封沒有寫寄信人地址的信。他打開一看,頓時被信件的內容驚呆了。寫信人是班上已經畢業的學生汪利軍,信中說:“你趕快請政府到廣州,269路(車)、東圃鎮附近的高樓來救我們,(我們)是2月28號集體出走的隴西聾啞人。”同時,汪利軍在信中很是后悔地說:“都是我干的好事,請見諒。我們做小偷,一天偷不到錢便要挨打,有的被抓住關進了看守所……我們生意(偷東西)做不好,我們中的3個女的怕要賣淫……”汪利軍講述的情況證實,2月20日,汪利軍請這些聾啞人在家吃飯,28日集體離開隴西是被一名叫李兆林的人騙到廣州的,但汪利軍信中沒有提到同時出走的家住文峰鎮的何世忠,根據后來何世忠逃回家的情況判斷,這期間何世忠可能已經逃離廣州,去向不明。
汪利軍的父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賈老師與他取得聯系后,他和幾名聾啞人的家長細心查看信封和郵戳,信封上沒寫寄信人地址,但郵戳上是“6月18日上海楊浦”,而汪利軍寫信的日期是6月17日。
2005年6月23日,這些聾啞人的家長到隴西縣殘聯反映了情況。家長們告訴記者,當天殘聯的工作人員帶著他們到該縣的政法委求救,政法委的領導十分重視。記者看到,在汪利軍的求救信上,時任縣政法委書記的張旭鵬于6月23日就此事件進行了批示:“請張局長迅速解救!”張局長便是該縣公安局局長。家長們說,那時,他們再次向隴西縣公安局報了案。
僥幸:一名聾啞人逃出
2005年9月23日,已逃出的何世忠在隴西也給賈文祥老師寫了一封求救信。何世忠進一步說明了他們被騙的凄慘情況。何世忠在信中說:“您趕快請汪利軍的家長到廣州去救他們吧。汪利軍把我們賣給李兆林,后來又賣給一個叫阿紅的女人(何世忠還告訴了阿紅的QQ號)。”何世忠還說,他在廣州很想帶他們幾個逃走,但他被盯梢十分害怕,其他人也很擔心被抓住,阿紅還威脅他,誰要逃走就殺掉誰。何世忠希望老師聯系家長盡快抓住汪利軍和李兆林,那樣他們就可以被解救。另外,何世忠在信中還提到一個叫張林(化名)的聾啞人,這個人在隴西縣城上班,也與該事件有關。
何世忠在隴西縣城流浪期間,還給父母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他說,2月28日乘坐火車離開隴西后,李兆林坐在19號車廂,他們7個人坐在18號車廂,半夜里大家睡覺后,他發現汪利軍偷偷跑到19號車廂和李兆林在說什么。
記者在文峰鎮街上找到了蹬三輪車為生的何鳳智,他捧著食品袋里的干饃饃,邊吃邊說,兒子何世忠僥幸從廣州逃到上海,被當地公安機關抓住,打來電話聯系,他想人在公家手里他就放心了。后上海警方給了兒子一些遣送費讓其回甘,但他不敢回家在隴西縣城流浪。
尋找:三下廣州無果
孩子們的家長告訴記者,接到汪利軍發來的求救信后,他們按照信中提供的地址趕赴上海,并輾轉廣州尋找,同時向廣州警方報案請求查找,但在廣州尋找了約10天沒有任何結果。8月29日,被拐騙的劉晶在廣州用公用電話——通過一個當地人給家中打電話求救:你們趕快到廣州東圃鎮的鳳凰(路)救人。劉晶父親說,他聽得不是很清楚,其后劉強的父親劉進財和劉晶的姐夫再次趕赴廣州,但還是沒有找到失蹤的聾啞人。
2005年9月,家長們根據何世忠畫的線路草圖第三次趕赴廣州東圃鎮,但何提供的那棟住宿樓里已經沒有聾啞人的身影,同時廣州警方告知他們,經過查找,被拐騙的聾啞人中沒有甘肅的。他們再次失望而歸。
說法:立案沒有證據
記者采訪時,失蹤聾啞人的家長焦急萬分,近一年了,他們對公安機關深感失望。家長們告訴記者,汪利軍的信件是去年6月23日前收到的,劉晶也于去年8月29日打來電話,雖然前后相差兩月,但反映的地點都在廣州東圃鎮。同時,何世忠還告訴賈老師涉案人李兆林和阿紅的手機號碼及QQ號,公安局是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鎖定嫌疑人?但是當家長們將這些情況反映到隴西縣公安局時,公安局領導說,沒有證據,有了證據再說。后來他們將何世忠領到公安局,主管刑偵的陳卓龍局長同樣認為:沒有證據。
家長們還告訴記者,聾啞人不好交流,辦案的確困難,這點他們理解,但是縣公安局領導卻一再強調,辦案經費緊張,他們沒錢辦案!再后來,縣公安局告訴他們,已經向廣州警方發出了協查函,等有了情況再立案,但直到現在沒有任何消息!
采訪:主管局長躲避?
隴西聾啞人被拐騙案發生近一年,是否立案?公安機關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進展如何?有關情況是否如家長所言?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于2月21日下午2時30分前往隴西縣公安局采訪。記者說明情況后,該局王田綱政委馬上與主管刑偵的副局長陳卓龍電話取得了聯系,隨后王政委帶記者到陳局長辦公室說明采訪情況。但陳卓龍副局長說,采訪需要縣委宣傳部的介紹信。于是記者留了陳副局長的手機號碼,并馬上驅車趕到縣委宣傳部,但令人奇怪的是,當宣傳部的領導撥打陳的手機時卻“無法接通”,辦公室電話也無人接聽。隨后,記者返回縣公安局再次找到王田綱政委,他帶記者再次到陳的辦公室,卻發現門已鎖了。
記者了解到,隴西縣已經發生了三起聾啞人被拐騙的事件。
2000年,隴西當地一聾啞人將當時在特教班上學的汪利軍、劉強、馬霞、劉金芳等人被蘭州一騙子拐騙到漢口,幸虧被騙的劉晶當時沒有上車,返回告知家人后,通過警方調查,4人最后從漢口安全返回。2002年7月,汪利軍、康小鵬、劉金芳3名聾啞人再次被拐騙到蘭州,家長得知后,迅速將他們從蘭州解救回家。
而2005年2月28日發生的這起聾啞人被拐事件,已經在隴西當地引起廣泛關注,案發近一年了,至今卻還是沒有任何進展……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