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臺大熊貓的乳名在“春晚”上正式揭曉,“團團、圓圓”這對名字最終勝出,反映了億萬中國人對祖國統一、繁榮富強的熱切期盼。
回顧為贈臺大熊貓起乳名的全過程,可以發現兩大特點。
其一,兩岸及海內外中國人十分踴躍。從1月6日至21日的16天征集期
內,上千萬人共提出7萬多對乳名,而“春晚”短短的4個小時里,就有1億多觀眾參與了投票。這一組數字,真實地反映出在兩岸統一這一中國的內政問題上,到底什么才是主流民意。
其二,通過為贈臺大熊貓起乳名,祖國大陸民眾向臺灣同胞釋放的是誠摯的親情與善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歡歡、樂樂”,“寶寶、貝貝”,“親親、情情”,“健健、康康”,“龍龍、鳳鳳”,“聰聰、慧慧”,“壯壯、嬌嬌”,無不表達了對臺灣同胞的美好祝愿。特別是“志明、春嬌”這對非常有臺灣特色的乳名入圍前十名,更昭示了兩岸一家親,祖國大陸民眾十分照顧臺灣同胞的感情。提出這對乳名的網友說,因為臺灣島內著名樂隊“五月天”有首歌就叫《志明與春嬌》,希望熊貓寶寶能快快適應、融入新環境,把大陸同胞的愛帶到臺灣。從投票過程看,這位網友的心聲在兩岸及海內外中國人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日前表示,兩岸關系正;翱峙率遣豢赡孓D的方向”。他說這番話是有事實依據的——2005年,兩岸人員往來再創歷史新高,全年臺灣居民來大陸突破400萬人次。2006年新春,有更多的臺商在祖國大陸“留守”過年,兩岸春節包機甚至出現了“反向探親”的熱潮。中國海峽旅行社提供的數據顯示,從臺灣來北京的7趟春節包機,共有1600多個座位,其中近千人是赴北京過春節的島內游客與臺商親屬。兩岸經貿同樣熱絡,2005年兩岸間接貿易額達912.3億美元,臺灣享有581.3億美元的順差。
在臺灣當局對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大加限制的情況下,兩岸往來依然能夠不斷創造歷史新高,只能說明一個道理:兩岸人民同一血脈,利害緊緊相連,這種骨肉相連的關系不是什么人能夠輕易割斷的!贈臺大熊貓雖然由于人為因素暫時無法啟程赴臺,但“團團、圓圓”這對名字所反映的心聲,卻早已飛進了寶島,回響在海峽兩岸。(李東航
解放軍報2006-01-30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