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由投資驅動經濟增長向創新驅動經濟增長轉變……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性強省……在電子信息、機械、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等領域加快‘山東制造’走向‘山東創造’的步伐。”
——摘自韓寓群省長在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
府工作報告》
“創新就是發明創造吧!”濟南大學大二學生叢穎談了自己對“創新”的理解,“那應該是科學家、院士考慮的事情,離我們普通人好像挺遠的。”
“其實,創新離咱們老百姓并不遠,創新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跟每個人息息相關。”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徐茂波委員說,以不起眼的拉鏈來說,它的出現對于服裝行業來說,是個革命性的創新,也為每個人提供了方便。再以現在日新月異的手機來說,兩三年前還只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現在則可以上網、聽音樂、看電影,將來還會開發出更多的功能。徐茂波說:“這次‘兩會’我省提出建設創新型強省,就是要通過創新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為社會提供更高層次的產品與服務,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最終得到實惠的還是老百姓。”
濟南要建創新型城市
在濟南代表團聯組審議韓寓群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時,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姜大明代表說,要把自主創新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來抓,充分發揮濟南產業體系完備、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集中、人才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全省率先建設創新型城市。加快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造更多的自主產權,開發更多的自主品牌。
濟鋼百項創新省了120億
濟南鋼鐵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溫燕明代表2005年曾被授予濟南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30萬元獎金。據溫燕明介紹,“十五”期間,濟鋼共投入7億元用于技術創新和管理模式的創新,開發了10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創新項目,這些創新項目累計可節約1800萬噸標準煤,相當于120億元人民幣。“創新是企業投入最低、效益最高、回報率最好的發展途徑,濟鋼就嘗到了創新的甜頭。”
不買盜版碟也是支持創新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如果沒有創新能力,在經濟鏈條中將始終處于最末一端,就像一個低級打工者,付出很多,但所得最少。”中國網通濟南市分公司高級技術專家王健利代表說,在這方面比較典型的就是我國的DVD生產企業。企業是技術創新投入和實施的主體,如果一個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獲得了專利,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暫時的壟斷,在競爭中占有有利地位,獲得更高的利潤。“但現在有關部門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力,以及社會缺乏尊重知識產權的習慣和氛圍,制約了企業的創新熱情。”王健利提醒市民:“不買盜版碟也是鼓勵和支持創新。”
創新要舍得投入
“高水平的創新要以大量的投入為保證。”山東大學藥學院副院長徐文方委員認為,要提高我省科技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重新規劃我省科技創新體系布局,整頓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科技創新體系。對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的實驗室或工程中心應亮黃牌,甚至追究責任。對以權謀私、弄虛作假和搞學術腐敗者實行網上舉報。
教育不創新難出創新人才
“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制度和知識積累型的教育模式,對目前我國急需的高素質創新科技人才的培養起了很大的制約作用。”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王琳委員認為,我國原有的本科生教育基本上采用專業教育模式,特點是專門化和專業化,為了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改進人才培養方式,對教育進行創新已經勢在必行。(蔣波
雍堅 嚴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