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指出,前些年制度本身不合理因素也需要反思
北京消息
全國煤礦整頓關閉工作停滯不前,遭遇困境。昨天,國家發改委再次追加緊急通知,要求各省市加大力度全面完成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工作。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截至目前,湖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貴州
、山西、黑龍江、云南等省市整頓關閉工作行動緩慢,決定關閉和吊銷煤炭生產許可證的煤礦數量不足上報計劃的三分之一。而福建省至今未完成一處煤礦關閉和吊證,嚴重拖延了全國整頓關閉工作進度。
早在去年11月1日,國家發改委就曾下發《關于做好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指出,停產整頓工作在經過前一階段確定停產整頓礦井名單、收回有關證照之后,將進入整頓驗收和對仍達不到規定條件的煤礦實施關閉、吊銷證照階段。然而,時間過去了2個多月,整頓關閉的工作卻并不樂觀。
對于整頓關閉工作開展緩慢的原因,通知中的解釋認為:一是對整頓關閉工作缺乏正確認識,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存在畏難情緒和抵觸情緒。二是一些整改無望或在規定時限內完不成整改的煤礦,以改擴建、技術改造、資源整合為名繼續非法生產,逃避整頓關閉。三是驗收工作不規范,有的規定的整改期限過長,不積極組織驗收或不及時公布驗收結果,有的驗收標準過低,失之于寬,使整頓走了過場。四是對關閉進度掌握不清,已被市(地)人民政府關閉的煤礦,省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未能及時吊銷煤炭生產許可證并予公告。
然而,對于這一發改委指出的上述原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錢平凡卻并不完全贊同。他坦言,制度本身不合理因素也需要反思。
錢平凡說,前幾年國家鼓勵個人投資煤礦,現在說關就關,私營煤礦主不愿意,執行起來難度當然大。"不符合安全標準煤礦,可以限期進行整改。整改后還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的,政府可以通過收取資源稅,高價出賣等方式逼迫小煤礦主動退市。"錢平凡還建議,可以通過提高行業進入門檻,整合小煤礦。錢平凡說,通過對地方政府施壓的方法來達到關閉煤礦的手段并不一定會十分有效。要想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依靠市場手段。(記者
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