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銀行業復蘇,其觸角開始伸向中資銀行,但日資銀行多年積弊是否一朝散盡,且金融業作為國家敏感領域涉及大國博弈,中資行是否能夠敞開懷抱,在業界引起巨大爭議
□ 本報記者 田文會
日本的三井住友銀行正在調查多家中資銀行,評估參股中資銀行的可行性。
實施類似舉動的
在華日資銀行不止一家。由東京三菱銀行及日聯銀行剛剛合并而出的全球最大銀行三菱東京聯合銀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 Ltd.),亦有意以3億美元入股中國銀行。
《財經(相關:理財 證券)時報》向中行求證,中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稱,此事只是媒體在傳播,他并不知消息來源。
但東京三菱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本岡真近日已經證實,合并后的三菱東京聯合銀行確實在與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多家中資行洽談參股事宜。
自2002年開始,日本對其金融體制進行改革,目前,日本銀行業已有復蘇跡象。對于日資銀行與中資銀行聯姻,究竟能給中資銀行帶來多少先進理念及幫助,中國金融業人士看法分歧嚴重。
在反對者看來,日本銀行業雖然外表龐大,但內在并不比中國銀行業強多少。它們的市場機制比中國好不了太多,更遠遜歐美銀行,參股中資行,對中國銀行業的公司治理難有助益。
一些支持人士則認為,中資銀行在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時,其構成多元化更佳。這,或許是中資銀行引進日本戰略投資者的最強大理由。
淵源甚深
有消息稱,合并前的東京三菱銀行早在一年前就開始與中行就參股一事談判。
東京三菱銀行北京分行是東京三菱銀行在中國的第一家分行,座落在北京朝陽區東三環燕莎商圈中的北京發展大廈。
巧的是,該大廈中行亦有網點,是中行北京分行朝陽支行發展大廈分理處。中行網點門庭若市,東京三菱銀行營業廳卻門可羅雀。
其實,東京三菱銀行與中行早有業務往來,1958年雙方便開始合作,1972年雙方還曾簽訂日元決算協議。
2005年,中行又與JCB日本國際信用卡公司(Japan Credit Bureau)合作發行中銀JCB雙幣種信用卡,JCB的最大股東恰是日聯銀行。
日資行難當重任
從《財經時報》采訪的情況看,中資銀行業人士并不看好日資銀行。
在興業銀行總行楊志勇看來,日本銀行業幾經合并,現有銀行雖然外表龐大,但內在并不比中國銀行業強多少。且日本銀行業正處于改制階段,市場機制比中國好不了太多,更遠遜歐美銀行,參股中資行,更可能是日資銀行的投資行為,對中國銀行業的公司治理難有助益。
歷史上,日本銀行業政府背景深厚,多由政府扶持的財閥把持。很多日資銀行原是財閥的融資機構,后逐步變為公眾銀行,但即便身份發生了轉變,它們仍然與日本政府及企業關系密切。
日本銀行業在二戰后實行主辦銀行制,即銀行與借款企業形成某種產權關系,身為債權人的銀行,同時也是借款企業的股東或股東代理人,并參與企業經營管理過程。
這一機制帶來了壞賬隱患。
在20世紀8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推動下,日本企業全球收購的激情給銀行業帶來了無節制的貸款。泡沫破滅后,這些貸款一夕之間成為了巨額壞賬,并最終導致多家銀行破產。
日本政府在2002年開始新一輪金融改革,目前,改革初見成效。日本七大金融集團(三菱東京、三井住友、瑞穗、日本聯合金融、住友信托、三井托拉斯、理索納)2004年度共盈利73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7.0368元人民幣),不良債權余額比上年同期減少45.7%,為7.6萬億日元,不良率為2.95%。
而在1998年9月底,日本銀行業壞賬總額曾高達73萬億日元。
從崩潰的邊緣到逐漸盈利的巨大轉變,使得日資銀行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正處于改革階段的中國銀行業,成為它們的追捧目標。
大國博弈
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黃憲看來,如果中資銀行的所有戰略投資者都來自同一個國家,并不合理。而如果戰略投資者來自多個國家,它們互相之間會有博弈和競爭。因此,黃憲的看法是,中資銀行在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時,其構成多元化更佳。
黃憲和他的同行正在研究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動機和策略,以圖在外資參股中資銀行的問題上,給國家提供安全評估建議。不過,黃憲強調,目前中日關系非常緊張,這對于日資銀行參股中資銀行而言,并不是好消息。
在中國金融業的很多專家看來,現階段,日資銀行的成功幾率并不高。
相關資料
三菱東京聯合銀行橫空出世
三菱東京聯合銀行2006年1月4日正式開始營業,目前是全球最大銀行,資產高達162萬億日元。它系由東京三菱銀行及日聯銀行合并而成,是三菱聯合金融集團的子公司。
目前,三菱聯合金融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團,這一金融集團由日本三菱東京金融控股集團和日本聯合金融控股集團于2005年10月1日合并而成。
除中國外,東京三菱銀行與日聯銀行現在在日本及其他海外地區的分支機構都已經合并。中國的合并掛牌日期預計在3月20日,合并事宜正待中國銀監會批復。
東京三菱銀行與日聯銀行在中國分別有5家分行,同在北京、上海、天津、大連、深圳5個城市。東京三菱銀行在無錫、成都、沈陽還有代表處。在廣州,兩家銀行都有代表處。目前,東京三菱銀行在中國沒有總部設置,各分行平級,隸屬東京總行。
合并后,由于同一城市只設一家分支機構,因此,必然涉及人員合并。據悉,辦公場所將在東京三菱銀行的目前場所,日聯銀行原辦公機構關閉。
東京三菱銀行的業務主要是人民幣結算、外幣匯入匯出、結售匯、信用證、銀團貸款等。客戶主要是日資企業和其他外資企業,中資企業很少。
東京三菱銀行由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在1996年合并而來,東京銀行1982年在中國設立代表處,是第一家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外資銀行。
日聯銀行由三和銀行與東海銀行合并而來。由于經營失敗,2004年6月下旬至7月初,日聯銀行控股大股東連續拋售股票(相關:理財
財經)。東京三菱銀行及日聯銀行合并前,后者有4000億日元赤字,資本充足率不足8%。
合并后,三菱聯合金融集團總資產高達192萬億日元,而美國花旗集團總資產不足150萬億日元。
但就股票市值論,2004年7月,三菱東京和日聯兩大集團的銀行股票市值總額為9.4萬億日元,其中三菱東京為6.7萬億日元,日聯為2.7萬億日元,在世界銀行股票市值排行榜僅列第8位。
花旗集團位居第一,為25萬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