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對于城市居民來說,各部門正在對他們節日期間的文化生活做著認真的準備。但是對于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說,他們節日期間的文化生活如何,往往是有關部門難以周密顧及的問題。
筆者雖然生活在城市,但是家卻在農村,每年總要回家和父母過個春節。說實話,對于回家過年,每年都是我感覺比
較頭疼的一件事:如果不回吧,父母盼望,自己也由于工作原因平時沒有時間回家,正好春節長假有這樣一個機會,確實想回去陪父母住上幾天;可要說回吧,農村枯燥的文化生活讓你真的有點不知所措。前幾年,我的老家沒有通電,家里還是在靠點煤油燈照明,看電視是農村人最大的奢望。這幾年雖然通了電,人們也可以看到電視節目了,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賭博、喝酒風氣的盛行和封建迷信活動成了農村節日里一道并不和諧的風景。本來過節是要輕松愉快的,但是,在農村往往是從年夜飯過后就開始了一系列的賭博活動,男女老少,全民皆兵。有時因為賭博的事,夫妻吵架、朋友反目,大過節的鬧得十分不愉快,影響和諧、影響穩定,實在是得不償失。賭博完了就是輪流的請客吃飯和無節制的喝酒,往往是不醉不罷,喝壞了身體喝壞了胃,喝的夫妻背對背。除此之外,現在農村封建迷信活動十分猖狂,有人以宗教信仰自由為由,利用春節期間大肆開展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動,引誘一部分人加入邪教組織騙人騙財。有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農村里這樣的節日文化氛圍,對于我這個既不會喝酒也不會賭博,更是對封建迷信活動深惡痛絕的人來說,那簡直就是一種痛苦的煎熬。一個年過下來總感覺是身心疲憊,萬念俱毀。
在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召開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黨中央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寫進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之中,這是我們的黨和國家在新時期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對于這樣的決定,舉國歡喜,全民高興。但是,筆者認為這也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需要舉全國之力、全民之力去認真落實、積極實施。
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僅新在使廣大的農村人口享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和公平的社會保障,更應該新在使廣大的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一樣可以享受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如果我們任由目前農村這些不健康、不和諧的所謂文化的存在,那就不可能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使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遠景目標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國家的長治久安需要農村的和諧穩定,農村的和諧穩定需要健康文化的引領。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進程中,希望我們能夠關注農村文化建設,也希望健康的文化能夠完全占領中國農村這塊廣袤的陣地。(喬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