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動力 當時尚遮蔽了理性
混合動力時下突然成為一大時髦,源頭來自豐田混合動力車“普瑞斯”熱銷美國市場;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寶馬、奧迪、通用紛紛宣布推出自己的混合動力車;入秋,此風勁吹國內,一汽和豐田合作生產的普瑞斯即將問世,一些合資企業,甚至奇瑞、吉利等自主
品牌也忙不迭宣布了各自的混合動力車計劃。
去年秋天,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鼓吹過混合動力。發表后,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讓我至少明白了兩點:第一,混合動力車的確是好東西,但是注定只是在特定環境,比如在道路擁堵的大城市,作為一種過渡性節能環保方案;第二,一個令人驚醒的底線是,到2010年,全球混合動力車的市場也決不會超過汽車總產量的1%。
早在2001年,我到日本豐田公司試駕過混合動力車“普瑞斯”。它同時裝有汽油發動機和電動機兩套系統。啟動、加速和上坡時兩套系統同時出力;剎車時能量逆向存入蓄電池;平穩行駛時,由蓄電池驅使電動機單獨出力,不再燒油。按照豐田的說法,混合動力車可以節省一半汽油,尾氣污染自然也減少一半。
因此我曾無比興奮地想到,混合動力車在北京、上海這種道路擁堵、頻繁制動的狀態下,會有很大節油環保潛力。
后來,我見到通用汽車董事長瓦格納,問到美國人是如何看待混合動力的,因為美國加州是混合動力車的最大市場。
瓦格納回答得很坦率:首先,混合動力必然要有內燃機和電動機兩套動力,1
1>1,無論如何成本和車價也要高于傳統單一動力轎車的水平;其次,天下的汽車并不是只在大城市擁堵道路上行駛,當在長途順暢行駛時,失去頻繁剎車而回饋的能源,電動機反而成為轎車的重量負擔。
這就是混合動力車與生俱來的兩道“坎兒”。
大眾的一位專家告訴我,日本人夸大了混合動力車的節能效果。在城市工況,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混合動力車和柴油車節能效果差不多;而在高速路,柴油車節能效果明顯好于混合動力車。
雖然有一些吃不到葡萄的酸澀,但歐美廠商依然不得不躋身混合動力的潮流中。比如奧迪最新推出的頂級SUV概念車———Q7,也把混合動力作為一種選擇。
對此,奧迪主管銷售的董事魏勒解釋說:我們不得不考慮到加州的混合動力熱,考慮到美國、日本的市場,因為廠家終歸要顧及用戶多方面的需求。但奧迪十分清醒:混合動力不是主流,只能是市場的補充。
雷諾日產總裁卡洛斯·戈恩曾說過,混合動力是一個成功的技術故事,但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故事。
也許戈恩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精于市場運作的日本人硬是把混合動力車“忽悠”成一種流行時尚。歐洲汽車界一些高層人士無奈地說,在美國,尤其在加州,節能和環保的壓力,形成一種混合動力熱,使混合動力車成為一種時髦,成為一種高尚的環保人士的標簽,連男女明星出席奧斯卡頒獎儀式,也要乘一輛混合動力車亮相。許多事物一旦成為時尚,往往就失去了理性。在中國,由政府出錢補貼買車,恐怕不太容易。豐田普瑞斯,名牌,貴一點,會有人買;如果中國所有汽車廠都押寶在混合動力車,品牌不硬、車型不新、沒有核心技術,在整個使用周期,節油省的錢也抵不上買車多花的錢。即使奉送一塊“環保人士”的獎牌,也注定不會有多大市場。由此造成的社會財富浪費誰來埋單!
關于混合動力車
混合動力車輛,是使用多種能源動力的道路車輛,使用內燃機、電動機、電池、氫氣、燃料電池等技術。目前的混合動力車多數以電動機推動,能源則來自電池及內燃機。混合動力車多數無需從電網上充電,但是消耗汽油較少,而加速表現卻較佳。被視為比普通由內燃引擎發動車輛較為環保的選擇。
責任編輯: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