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和安陽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的紅旗渠精神巡回展今起將在市博物館開展。展覽歷時7天,旨在通過回溯新中國建設史上的奇跡———紅旗渠的修建歷史,再現與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同時以此為媒介宣傳與推介安陽,促進城市間
的交流與合作。 此次展覽共分為六大部分,采取歷史照片、沙盤模型、雕塑、實物及聲光電相結合的形式,生動直觀。第一部分《肩負起人民的重托》,重點介紹修建紅旗渠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千軍萬馬戰太行》,通過照片和實物真實再現紅旗渠修建的過程;第三部分《紅旗渠精神譜新篇》,集中介紹紅旗渠通水后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第四部分《紅旗渠連著中南海》,再現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紅旗渠建設的關心和支持;第五部分《中華古都魅力安陽》全面展示安陽人民在紅旗渠精神的激勵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新成就;第六部分《紅旗渠精神感動中國》,再現各地群眾爭相參觀紅旗渠精神全國巡回展的場面。 展覽期間,還將同時舉行安陽青島客商懇談會、安陽市情說明、項目發布暨簽約儀式等活動。(本報記者李魏) 紅旗渠 上世紀60年代,安陽市林州(原林縣)太行兒女為從根本上解決干旱缺水問題,不畏艱險,連續奮戰10個春秋,在太行山腰修建了長達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紅旗渠,并由此孕育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建成通水40年來,共創效益17億元,相當于建渠總投資的23倍,被當地人稱為“生命渠”、“幸福渠”。周恩來總理稱之為“新中國建設史上的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