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是中國職業教育的發祥地,管子是中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今3日下午,山東淄博市一職業學院在濟南召開“淄博———中國職業教育發源地”新聞發布會,向駐濟的40余家新聞單位記者公布了該院齊文化研究所專家歷時一年多研究考證出的這一結果。
據介紹,山東淄博職業學院專家從去年8月開始,在查閱
上千種資料,反復考證、研究后得出結論:新石器時期我國產生了原始技術教育,夏商周三代,產生了滿足貴族從政需要的素質技術教育,到了春秋前中期的齊國時,較為全面、系統而深刻的職業教育思想初步形成。當時,管仲為創建霸業推行“四民分業定居”,把齊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分業聚居,并世代相承,這就直接促成了我國古代職業技術教育思想的形成。另外,當時齊國還出現了歷時一百四五十年、學生“數百千人”的“稷下學宮”教育機構,可看作是當時進行職業教育的場所。
發布會上,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宣兆琦對該研究結果十分認可。據他介紹,有關職業分工、職業教育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國語·齊語》、《管子》、《考工記》、《戰國策》等著作中均有記述,其中,《管子》獨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觀是管子職業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齊國科學技術的空前繁榮是管子職業教育思想成效的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