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蒙陰訊 10月27日,在蒙陰縣高都鎮上溫村的山間水庫邊,村黨支部書記王少軍指著層林盡染的山頭說:“靠‘死封山’,兩年來村里2200畝封山育林區,牛羊再沒上山啃一棵草。下再大的雨,山上也淌不下渾水來。”
像上溫村一樣,蒙陰縣自2003年始在3處國有林場和298個行政村劃定36萬畝封山育林區。兩年
來,已有30萬畝發育成生態森林,其中20.7萬畝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林區,5萬畝被評為省級生態林區。
前些年,蒙陰縣禁牧不嚴,牛羊隨便上山啃草毀樹,一年造成近萬畝山林生態退化。2003年,該縣被列入全國生態示范縣后,縣里以此為契機,發布了《蒙陰縣封山育林管理辦法》,明令禁止在全縣劃定的36萬畝封山育林區內“放牧”。擅自進入封山育林區放牧,致使林木、植被毀壞,按有關規定,每平方米收取2元植被恢復費,再處毀壞林木、植被價值1-5倍的罰款。為了有效監督牛羊上山,全縣在每500畝封山育林區設一名護林員,并成立森林警察大隊,專門負責森林執法。
由于管理嚴格,牛羊上山行為得到遏制,70%山林自然修復。幼樹紛生,綠草迭出,植被像鋪了地毯,森林覆蓋率提高到95%以上。對自然修復慢的部分荒山區,縣里采取無償提供苗木、實行獎勵補助等措施,調動造林積極性。兩年來,全縣完成荒山造林3萬畝。
不準牛羊上山,并不是限制發展牛羊。蒙陰縣充分利用飼草多的資源優勢,普遍推行統一建養殖小區的模式。目前,全縣已建養殖小區86處,專業村268個,規模養殖戶5380戶,規模養殖量占存欄量的60%。去年,全縣牧業收入5.37億元,占農業總收入的30%。今年上半年,全縣牧業增加值1103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38萬元,占農業增加值的41.1%。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