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寶書 報道
本報泰安10月23日訊 10月22日至23日,來自省內外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和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泰安參加了“數字山東”建設信息化技術及應用研討會。與會人員呼吁,必須盡早啟動“數字山東”建設,加快我省信息化進程。
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五”期間,我省圍繞有關“數字山
東”的基礎建設,立項開展了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研發、信息共享平臺等多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各地、各部門也已經進行了本地、本系統內部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可以說,啟動“數字山東”總體建設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數字山東”是一個超大型的信息系統工程,通過“3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系統RS)、網絡技術、多媒體虛擬現實技術等手段,深度開發與利用海量空間數據,服務于政府、企業、公眾等各方面的信息系統。目前,全國已有近20個省市啟動了“數字省市”建設,但山東還一直沒有從構建全省性基礎平臺的層面來啟動“數字山東”。
從全省層面上啟動“數字山東”,可以有效地防止同類信息項目的重復建設,避免信息資源的重復采集。省“3S”數字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科技大學教授陶華學告訴記者,他們中心曾做過一次調查,發現當前信息化進程中的重復立項、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以地表測繪資料為例,目前有地質、土地、水利、環保、交通等多個部門都在各自進行信息數據的采集。這樣不但造成了資金的浪費,也使有限的信息人才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啟動“數字山東”建設,還能夠通過制定全省信息化建設的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建立統一的基礎框架和應用平臺,實現信息共享。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王家耀教授說,信息共享是“數字山東”的核心內容,這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但信息共享的前提是技術標準的一致性,必須提前規劃,避免走彎路。
據悉,我省各地、各部門目前已開展了“數字青島”、“數字環保”、“數字水庫”、“數字泰山”等信息化工程,但由于相互之間的標準和技術方案并不統一,相互之間不能互接互通,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會有推倒重來的危險,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
中科院院士何建邦認為,政府在“數字省市”建設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政府必須擔負起建設地理信息共享平臺的重任,并通過制定政策、協調關系打通目前普遍存在的各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