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0月7日訊 十一長假期間,來自菏澤、德州、濱州等棉花主產區的信息顯示,棉花市場總體靜悄悄。山東省棉花協會會長郭明泉今天告訴記者,目前大多數棉農、棉企、紡企正處于“三方鼎立”的局勢,山東棉市陷入了“棉農不賣、棉企不收、紡企不用”的“三不”僵局。
郭明泉說,近期籽棉市場最高價已到
每斤2.9元,較剛開秤時上漲0.2元左右,國慶節過后這一價格很可能突破3元,加上山東棉花主產區普遍遭受陰雨、臺風天氣的侵襲,質量、產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棉農的惜售心理有增無減,這是其一;其二,由于今年的農資普遍提價,除人工、包地外,植棉成本較去年高出15%至20%,因此籽棉價格相應上漲;第三,目前多數地區均未進入規模收購,大中型棉花加工廠仍按兵不動,棉農不敢盲目出售。
而從濰坊、濱州、菏澤等棉產區來看,絕大多數大中型棉花加工廠仍在觀望等待。據郭明泉介紹,省棉麻公司基本還沒動秤。一方面,目前2.8元至2.9元的籽棉價格著實讓棉企望而卻步,如果按衣分為36%、加工費為400元左右計算的話,目前3級皮棉價格已接近14000元/噸,企業基本是無利可圖;另一方面,由于棉農惜售,為了避免收購戰線過長而造成的不必要成本,多數企業仍采取觀望狀態;再就是面對保稅區大量外棉到港的現實,棉企入市異常謹慎。
在棉農、棉企、紡企三方的博弈中,紡織企業的購棉現狀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多數大中型的紡織企業均未進入規模使用新棉階段。據東營市一紡織企業介紹,目前該公司的皮棉庫存量還有2個月左右,近期多以購進外棉為主;德棉集團也表示,今年該企業對外棉的使用量明顯增加,在目前近兩個月的庫存棉中,有一半以上屬于外棉。記者了解到,盡管部分小型紡織企業已開始從外省及當地購入新棉,但多數是“隨用隨買”。
因此,從目前來看,沒有大中型紡織企業的規模參與,山東新棉市場大市不動,小市微動的現狀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