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近日表示,俄羅斯將與中國加強軍事合作,并在本月內將和中國舉行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
“我們認為這次軍演除了軍事演習本身所附著的軍事味道,還有軍演背后的商業味道以及戰略味道。”軍事問題專家、上海師范大學倪樂雄教授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中俄建交以來的第一次
大規模聯合軍演,它的實現無論對內對外,“都將產生一種警覺性反應”。
軍事味道:前所未有
不久前,中國在西北地區曾與俄羅斯開展聯合反恐演習,“這次不同,無論是兵種、人數還是投入的武器裝備及持續的軍演天數,都堪稱‘大規模’。”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教研室主任趙宗九大校告訴記者,此次參加聯合演習的雙方兵力超出外界預估的軍演規模,使軍演帶有較強的軍事味道。他說,分三階段舉行的聯合軍演,演習重點從最初的“地區反恐”作戰推演至“搶灘登陸”作戰,以及區域“遠程戰略轟炸”,演習地域跨越中俄兩國。
“海陸空聯合作戰的科目設計,帶有明顯的立體作戰意味。”
倪樂雄教授根據他所掌握的資料說,代號為“友誼2005”的中俄聯合軍演,主要目標是打擊國際恐怖主義,不過,其戰術戰法遠遠超出單純的反恐性質。
商業味道:比較含蓄
這次,俄方參演人數比中國少,但是,參演的先進武器裝備將會不少。記者根據俄方透露的信息,俄羅斯投入軍演的先進武器裝備,除了長程圖-160、圖-95及圖-22等國際先進武器,還有圖-95MS、圖-22M3戰略轟炸機等。
“俄方這樣做,一方面是展示俄軍武器裝備的先進性,起到威懾之效,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推動軍火出口。”倪樂雄說,后者在這次軍事演習中可能更為突出一些,如俄羅斯可能希望通過這次演習向中國展示圖-22M3這種飛機的性能,贏得中國這個買家。
對倪樂雄的這一說法,海外媒體曾報道說,俄羅斯國防部門這次將派出現代化的殲擊機蘇-27CM、戰略轟炸機圖-22M3,“是因為希望能夠利用這次演習的機會吸引中方采購”。
“國外媒體報道我無從核實,但我認為,中俄聯合軍演與軍購關系并不簡單,”趙宗九大校說,對于長程圖-160等世界一流武器,他國出價再高,俄羅斯也不可能出手,“當然,軍事貿易不在其中。”
“俄羅斯方面除了軍事合作的意圖之外,還有增加中俄軍事貿易的想法。”趙宗九大校說,“但這只是猜測。”
戰略味道:心照不宣
“我國的任何軍事演習不會針對第三國,但是,沒有針對性不意味著沒有目的性。”倪樂雄教授說,中俄能夠聯合軍演,表明兩國互信程度已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這等于給周邊國家一個信號。
近年來,美國咄咄逼人,同時將其觸角伸入俄傳統勢力范圍———外高加索、中亞和遠東太平洋地區;中國也同樣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美日加強軍事同盟、美進軍中亞,對中國的安全利益都構成威脅。
“基于共同的威脅,俄中舉行聯合演習的寓意不言自明。”倪樂雄說,中俄軍演至少可以暗示美國:中俄共同利益和俄中邊界,是美國所無法突破的,一旦中俄因共同利益走向聯合,美國面臨的將是巨大麻煩。(本報記者
江金騏)
責任編輯 原霞